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1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据上风,结果后面包夹上来的埋伏队伍却反而被对方打得几近崩溃。『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张顺大惊,正准备命令悟空冲阵。却听到敌中间一阵骚动,然后大多数官兵竟弃兵而降。仅有小部分部分官兵趁着混逃了出去,原来真是张三百阵斩敌将,引发了官兵崩溃。

张顺连忙下令追击,追了三四里,竟将逃跑官兵全部追捕了回来。这死去的巡检使估计也没想到最终结果会是这样,官兵捕盗不成,反而被盗所捕。

一路上,张顺等也未见赵鲤子做什么去了,既没有对敌进行堵截,也没有故作疑兵。张顺且不去管他,反而一边收拢走散的队伍,一边聚拢诸将,商议下一步行动。

这时候众都兴奋异常,认为应该效法奇袭孟津城,一不做二不休,脆趁机攻打孟县县城。张顺对此也没有意见,脆让悟空带着二三十敢于拼杀之士当做先锋,假装溃兵前去夺取城门,留下负伤的张三百看守俘虏,并派通知马道长前来与张三百等汇合。而自己带领陈金斗、张武浩等作为主力跟进。

只是众行进了数里后,竟没有想到却被一位少年给阻拦了。

张顺初见此少年时,还以为他是个道士。原来此姓陈名维,字经之。本是这孟县的文庠生,也就是俗称的秀才。明代文除了常着装儒服以外,还特别喜欢穿道服。像三国时的诸葛亮和明初的刘伯温之所以被演绎成上通天文下识地理的道士,其实也有明朝这种儒生喜欢穿道袍的习惯的原因。

便是如此,虽然看起来才十六七岁,稚气未消,却能身着青色道衣侃侃而谈,看起来一副假大模样,颇有些名士风范。

张顺见了颇觉好笑,便赶了过去想摸了摸他的脑袋,问其来意。那陈维气愤的躲开了,并怒斥道:“我县县令闻大王到了,特意命我备下牛二,以飨诸位。却不曾想大王如此无礼也,竟辱及使者!”

原来这摸本是表示怜之意,在古代多是长辈对晚辈才能做得,和现代流行的“摸杀”并不是一个意思。这张顺本来也就十七八岁年纪,与之并无太大年龄区别,去做此事却是孟了。

这时候众一听此却自称为孟县县令所派,献上二牛以款待众。众听了顿时心中不安,感觉偷袭的计策已经泄露,或建言道:“孟县县令既知我等动向,恐其有备,不宜再攻。”或云:“既得二牛,心意已足,可转攻他处矣。”

张顺也不言语,盯着那少年看了半晌,又看了看那黄牛两只,一只正当其年,一只却是小牛犊,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大王因何发笑?”陈经之奇怪问道。

“此乃疑兵之计也!”张顺笑道,“吾笑汝自投罗网,自蹈死地也。古时又别国欲偷袭一国,该国商正好得知此事,便假意送牛与敌,称其为本国犒师之物,敌将以为该国已备,遂放弃进攻。如今汝不过效法古故智而已。”

原来张顺前世无意中看到过类似故事,故而识计策。

“大王为何如此冤枉小生?”陈经之听了面不改色,凛然不惧地问道。

“此事易耳,牛乃耕种之畜。官府早有律条,不许擅杀。或有违逆,多为私下行事,岂可公然行事?即使县令不知,耕者自知矣,宁献老弱之牛,岂可送青壮年幼之牛?”

左右听了,便要上前,将此砍成泥。却没想到此也哈哈一笑,说道:“大王果然机警,此正乃疑兵之计,吾效法弦高犒师救国,退秦救郑之故智也。吾待于此地久矣,特以此试君尔!”

言毕,此对张顺拜了三拜,称“主公”。张顺且惊且喜,问起缘故。

陈经之答道:“吾虽年少,却喜读百家经史,于天文、地理、阳、医卜。”

“数前,吾夜观星象,忽见紫微星动,自河洛之间而起,此主王者当兴也。又见洪水肆意,风起云涌,吾望而观之,气成五彩,此乃天子气也。当年秦皇游东南而厌之者,即此气也。”

“经之无才,略懂卜筮之术,于早起起卦,知今必遇真龙天子于此。故而小生于此地待主公久矣。然经之不知主公容貌,又恐为贼所趁,故而引自家之牛,特试之耳。而今乃知主公正是应之者也,尚请主公恕我不敬之罪。”

张顺听了哪里肯信,只道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但求活耳。不过,当此之时,自己上无祖辈之余荫,下无兄弟之辅助,既无家产,有无财资,既世,当搏命尔。若天命在我,贰心之贼皆忠臣;若天命不在我,忠心之士皆贰臣也。

只是张顺心中不免郁闷,前世看网络小说,别君主都是谋臣猛将,盖世无双,怎么到自己这里都是什么“歪瓜裂枣”、“神神叨叨”的玩意儿。

一个悟空,猛且猛矣,却自称“齐天大圣”;一个张三百好歹有点岳飞赵云的气象,最近又扮演起“二郎真君”起来。至于马道长、陈金斗和赵鱼更是不用提,一个个神婆巫汉一般。这次好容易来了个年轻秀才,却也是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