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着。
想到武器装备,张顺心中一动,连忙问道:“此番缴获了多少铜器?”
陈长梃哪里知道,连忙喊来士卒一问,才知道这一二十个流寇不知从哪里抢来了十多副铜钹,三五面铜锣。
张顺还待要问,却突然听闻到一声惊呼,张顺扭看去,却是躲在山
里的百姓听到了铜钹响声,伸出
来观看外面
形来着。
张顺心中一动,连忙让陈长梃前去招呼百姓出来。初时,百姓刚刚被流寇祸害的惊魂未定,不敢出来。直到陈长梃告诉他们,贼寇都被自己等杀了,如若不然,他们早被熏死在山
之中。
这些才在一个老者带领下,畏畏缩缩的出来了几个青壮。张顺不以为意,反倒和颜悦色地问道:“老丈受惊了,此乃何地?诸位作何营生?为何遭到贼寇骚扰?”
那老者见他是个面善的,不由大哭道:“我们本是这山下马庄士,世代制作铜器,不曾想引得贼
觊觎。他们来到村里不仅烧杀
掠,还驱赶屠戮我们为乐。”
“我们村庄本就不大,被贼反复祸害,已经没有多少老弱了。就连我那三岁的孙子,都被他们摔死了!只剩我们这二三十
,本道明年今
便是我们全村上下的忌
,却不料遇了贵
,感谢贵
的救命之恩!”
言毕,那老者带向张顺和陈长梃叩首。张顺连忙将这老者拉了起来,说道:“我年纪轻轻,如何受的如此大礼?折杀我也!不知老丈今后有何打算?”
那老丈闻言不知所措,只是哭道:“唯有等死而已,哪里还有什么可打算的啊!”
张顺闻言,假装思索了片刻,说道:“不知老丈如何称呼?既然如此,我倒有个不之请,不知老丈可否带领村中老小,跟随我等制作铜器。包吃包住不提,尔等
命安全也有了保证。”
那老丈哪里想到还有如此好事,连忙又要磕,却被张顺拦着了。他只得道:“老朽本家姓马,唤作马槽,贱名污了贵
耳朵,请您不要笑话。”
“贵大恩,我等没齿难忘。其实除了我们六七个
,
里还有老
三个,壮男八个,弱
子十一个,孩童四五个。老朽脸厚,还请贵
一并收留!”
张顺哪里不允?他本来便是觊觎这些才,连忙同意了。那老者马槽果然千恩万谢,又进
山
,将那些村民带了出来。
张顺看了看都是身体健壮,手上长着厚厚老茧的工匠,估计大多数也能做的铜器活计。只是有些看出来他们也是贼寇,畏惧的紧,那马槽连忙踢了那
两脚,笑道:“村里有些壮丁胆小,让贵
见笑了!”
张顺道了一声“无妨”,便下令给徐子渊道:“你且将他们登记造册,编为铜匠。一会儿我们在带去村庄看一看,取些制作铜器的工匠和材料,再行出发!”
第153章 义军大营
张顺得了这二十多个铜匠,心中高兴。他前世看网络小说中有提到过,青铜是当时最容易获得,能较好的铸炮材料。他本是并不是特别懂得如何铸炮,可是他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一些基本的原理。
很多数据对张顺来说,只要慢慢进行试验,便能够获得理想的火炮模型。之前火炮使用铸铁铸造而成或者用熟铁锻造而成,不仅火炮材料不能简单的反复利用,还耗费大量的时间。
但是有了铜以后,况就不一样了。张顺可以命铜匠制作成火炮以后,反复测试各种数据,哪怕火炮炸膛了也不会伤
。即使火炮坏了,融了重铸便是。
于是,张顺在长子县行军过程中,特意收集一些铜料和铜匠。一路上竟也又收集了三十来个铜匠,各式铜锣、铜钹、铜镲上百副。
原来这长子县本就以制作铜乐闻名于世,其中以“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技术最为出名。制作一件铜乐器的时候,这些工匠分为钳工和四个打锤,钳工为老师傅,是手艺
湛的全把式,四个打锤
其中一个抡小锤,剩下三个抡大锤,进行热锻铜锭而成。
当张顺从马槽老师傅中得知这件事儿以后,才庆幸的发现自己好歹还真招募了几个钳工,不然这制作铜器的事
未毕能够进行下去。
过了长子县,往北便是屯留县,过了存留是潞城县,潞城以北方是黎城县。张顺此行其实却是绕着潞安府城,兜了一圈,走了远道。
原来这潞安府城又是明朝宗室沈王府所在,为了宗室安全,潞安府将全府锐都调集了过来,闭门不出,生怕被义军袭了城。而以“紫金梁”为首的义军暂时还没有决定彻底和明王朝撕
脸面,也默契的不去攻打潞安府城。
那务虚道一进
潞安府,便曾对“紫金梁”笑道:“二当家,此乃天意也!此潞安府,当为
府耳,朱家天下自此处
起矣!”
“紫金梁”此番还在做梦诏安,听了颇觉刺耳,便拉着脸回道:“道长慎言,若是诏安以后,被提及此事,颇为不妥!”
务虚道闻言轻笑了一声,不以为意。
其实这务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