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这么细致,如今被张顺剖析出来,才发现已经身处危地了。
他们连忙纷纷表示请战,愿同张顺一起前往彰德府,击败驻守此地的邓玘、左良玉等部。
张顺却微微一笑,连忙道:“大家勿要忧心,再急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如今,我与大家有点是才有了几面之缘,有的才是初次见面,就更不要说大家麾下的将领士卒了,更是互不知晓。这便叫做‘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若是我张顺率领这样的大军前往,恐怕是不把大家的命和我自己的
命放在心上。”
“扫地王”听了半天,不曾发过一言,便趁机站起来说道:“你待怎滴?且划下道儿,再作计较!”
这厮也是个大老粗,言语粗鄙,颇为刺耳。张顺也不恼怒,反倒笑道:“大家麾下马虽多,有的是号称,有的是老弱
孺皆计算在内。这些虚的,不过诓骗外
罢了。”
“如今大家都是自己,我亦派遣麾下徐子渊,对,就是这位给大家绘画地图之
,统计一下各位
领麾下堪用之兵有多少。其中骑兵多少、步卒多少,万务查点清楚,方有一战之力!”
“世王”仍然有点不服气,质问道:“如今,我们的老底,岂不是被你翻看了个遍?此事又和打仗有什么关系呢?我看你就是故弄玄虚罢了!”
张顺闻言哈哈大笑,仿佛听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讥讽道:“你没听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吗?用兵之道,最忌讳不知敌,亦不知己。”
“如今我费心费力,法子用尽,才勉强探的官兵虚实。可是,诸位与我皆是第一次合营作战,涉及大家身家命,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的结局。所以,我不可不慎也!”
“如今统计完毕,各自兵马一目了然。我知道了大家的虚实,大家也会知道我的虚实。我身为三十六营盟主,都不惧怕你们趁机给我使绊子,你们又怕我什么呢?”
第274章 知己知彼(下)
张顺一番质问完毕,犹自不甘休,继续追问道:“难道你还有什么不可告之事,怕大家发现了不成?”
“世王”见张顺气势如虹,咄咄
,不敢再继续纠缠,只得勉强应道:“若是大家都愿意,我也不枉做这小
!”
其他早被张顺一通
作,搞得晕
转向,莫名其妙突然一下子谈妥了这么多事
,难免心中有些忐忑。
只是他们左思右想,没有发现自己上什么当,都是理所当然要解决的问题,也只得应了。
张顺也知道今天自己有点迫过甚,为了以示诚意,特意任命徐子渊为主,务虚道
为副前去统计各营
马。
此外,张顺又特意派遣“闯将”黄来儿带领麾下马,先行一步,占据天井关,顺便探查曹文诏动向;派遣麾下将领李际遇带领二三百
,前往济源以西,探查汾州张应昌的动态;派遣陈长梃带领五百骑兵前去探查邓玘、左良玉动态,同时沟通武安林县义军,以求内外夹击对手。
特别是张顺临行之前,对李际遇多番嘱咐,生怕西面有失。张顺先前对此仅仅稍作防范,以防万一罢了。
结果后来张慎言告诉他,当初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秦军便是由河东,也即现在的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一路向东,过轵关陉直达野王。
这野王便是明代的怀庆府附近,然后秦军在沿着丹水,逆流而上,发动长平之战。一战而歼灭赵国四十万大军,夺取了韩国上党之地,断了“天下之脊”。
说实话,张顺这时候非常担心官兵三面合围,一举将义军歼灭在怀庆府之地。
只是,危机,既然有了危险,同时也蕴藏着大的机遇。张顺之前还不知晓,经过“闯将”等补充
报以后。张顺才得知那张应昌驻守汾州,犹自和“闯王”大战,一时半会儿无法东顾。
北部的曹文诏,因为负责的泽路地区,义军颇多,犹如地鼠一般,到处窜。一代名将曹文诏正在跟在
七八糟的小
义军后面吃灰。
而那邓玘、左良玉等,虽然在武安、林县占了上风,依旧无法彻底消灭此地义军。
因为此地义军除了“闯将”等陕西西来之以为,还有不少是当地活不下去的百姓。
此地地形险要,民困苦,正是“穷山恶水”之地。自古以来,“穷山恶水出刁民”,这里的“刁民”也是一等一的厉害。
所谓“刁民”,倒不是天生如此。只是此地
通不便,耕地严重匮乏,
民为了活命,不得不一边狩猎补充家用,一边拼命与邻村、邻县、邻省争夺资源。
此地自古以来,便是武德充沛,械斗盛行之地。那林县正是后世红旗渠的故乡,其地险恶穷困,可想而知了。甚至到了后世九十年代,为了争夺水资源,该地发生械斗,连共和国著名的红旗渠都被炸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双方甚至多次动用火炮炸药等武器,事直接震动中央。
与之相比,南方以宗族为核心的数千械斗,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