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18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孟津渡不可轻取,渡河之机不可骤得,两位以为如何?”

睦自强和那张全昌哪里还不明白曹文诏的意图,连忙笑道:“千里黄河,岂止一处渡?依我等之见,不如声东击西,打他个措手不及!”

曹文诏闻言哈哈大笑道:“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谅这些臣贼子也不知道我曹文诏的厉害!”

当天官兵吃过亏以后,没有再次发起进攻,仅仅派遣了部分小船到河上探查义军动向。

张顺也不去理他,但等赵鱼和赵鲤子前来。那曹文诏见此更是大喜,心道:“贼不知兵法,竟不探查我军动向,果然是自寻死路!”

是夜,曹文诏命令张全昌带领麾下一千五百余衔枚、马勒,静悄悄一路沿黄河北岸向北行去。

行至十余里,便至一渡,名曰白鹤渡。那黄河自过了三门峡,地形渐缓,水里渐迟,于孟津之地本有多处渡

古有硖石津、委粟津、铁谢渡等渡,遂后又有白鹤渡、小集渡、花园渡、叩马渡等一系列渡,并非像外想象的那样,仅有一处渡可渡。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渡由于河道淤塞而遭到废弃,而更为繁盛的铁谢渡,却因此一跃成为孟津渡的代名词。这铁谢渡便是上次张顺输粮遭灾之处,亦是如今义军驻守之处。

但是,除了孟津渡以外,并非没有其他渡可以渡河。这白河渡便是一例,只是因为历史风云变幻,白鹤渡逐渐衰败罢了。

曹文诏等欺张顺年轻,不知地理,便准备趁夜偷渡黄河。

月黑风高,张全昌生怕义军眼尖,看到了火光,只能命令士卒黑灯瞎火,乘坐小船渡河。

那渔夫舟子哪里肯渡?他们只能抗议道:“天黑风高,哪个敢渡?若是不小心走散了,反倒容易为贼所察觉!”

张全昌没有办法,只得命他们点了个灯笼,勉强照耀着渡河。

这一千五百余除了步卒以外,还有骑兵五百。渡河船只只有三四十艘,而且载重又不大,只能来回往返,不停运输。

以张全昌预计,大约需要十多个来回,方能全部渡河。只要渡河完毕,官兵借机在此地扎下营寨。等到明天一早,再等大军渡河不迟。

即便义军遂后发现了官兵渡河之事,除非能够一举击官兵营寨,否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官兵渡河,却也无能为力。

一旦官兵渡河,总兵官张全昌有信心跟随曹文诏击流寇,夺取洛阳城,立此大功,将功赎过!

曹文诏想的挺好,那张全昌也想的挺妙,奈何天公不作美!

官兵已经渡过了七八百,张全昌吸取曹文诏失败的教训,早命他们列阵于黄河南岸。

他自己亦站立在渡船船,但等全军渡过河去,再准备连夜扎营之时。

哪曾想,突然张全昌远远望见一条火龙,自东南方向沿着黄河河岸蜿蜒而来。

等那火龙稍稍近了,那哪里是一条火龙?竟是由星星点点的火把组成。

义军竟然在总兵张全昌最意想不到的时候,赶到了白鹤渡

第114章 半渡而击(上)

原来孟津距洛阳城不过三十五里,哪怕赵鱼年迈体衰,当天晚上也赶到义军营中。

lt;dv style=quot;text-lgn:center;quot;gt;

lt;scrptgt;red_x();lt;/scrptgt;【回家的路:WwW.ltxsFB.com 收藏不迷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