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23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那老山长闻言笑道:“粮食乃大宗货物,路途遥远,多有亏损。众粮商即来,便宜发卖,尚可收回部分本钱。若是携粮而走,岂不是粮钱两空,只得投水而尽?”

“至于义军名声之事,舜王更是无忧。此乃阳谋也,生意买卖,单凭本事。有赚有赔,理所当然。技不如,何足道哉?”

“我义军一不偷,二不抢。光明正大,一手钱,一手收货,公平买卖,其又有何不知足也?”

张顺思量了片刻,不由躬身拜道:“左先生高才,张某叹为观止!我替河南府上下,及洛阳等地百姓,谢谢先生的救命之恩!”

当然,同时也替即将而来的各地粮商们,谢谢左先生的让他们倾家产、家亡之恩!

那老山长也有几分得意,不由高莫测的笑了一笑,继续说道:“如此,河南府粮食,足矣支撑到夏粮之后,足食可足矣!”

“然而,昔孔圣有云: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舜王欲取天下,足兵不足凭,足食不足凭,唯所凭者,足信而已!”

老山长所说的正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子贡向孔夫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夫子便答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于是,子贡就问如果不得已去掉一个,当去掉哪一个?孔夫子便答道:去兵。

子贡继续问道,如果再去掉一个呢?孔夫子又答道:去食。

遂后,孔夫子便解释道:自古以来没有不死的,只有没有民众的信任,国家就什么都没有了。

当然,张顺对此颇不以为然。以他之见,足食、足兵,民众自信,何须画蛇添足也?

不过,既然老山长有此问,想必当有其策,自己不妨听一听。

于是,张顺连忙问道:“何以信?”

“言必行,行必果,信则立矣!”老山长摇晃脑的笑道,“舜王行王道,走正道,不言自明,不闻自清。正如与老朽越,四顾而无悔矣,当为天下王!”

“然后,此事吾知矣,吾弟子亦知矣,唯有天下不知。若使天下知之,亦易矣!舜王独不闻昔商鞅城门立木之事?”

张顺一听,吆呵,这个我在行。他连忙应道:“老山长所言甚是,我这便去命寻木去!”

老山长闻言又好气,又好笑,连忙拦着张顺道:“城门立木,乃诈术也。拾余唾,倒显不出老朽的本事来。”

第220章 黄金千两

等到张顺四顾茅庐,彻底征招老山长左冷禅以后。

到了第二天,张顺便派遣赵鲤子率领一百士卒,前往四座城门,敲锣打鼓,来回鼓吹道:“舜王素重农桑,为了表示鼓励之意。特出黄金千两,购买米面一袋。送至王府后面,即刻支付!”

洛阳城百姓一听,这不是哄傻子的吗?这时代黄金与白银兑换率一般在一比五左右,这所谓的黄金千两,就是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谁那么傻,拿出来就换一袋米面啊!

张顺这个套路倒也简单,明眼一眼就能看出其实他在模仿商鞅城门立木之故智。

只是不少有气节之士不屑与贼寇为伍,因此多有不应。赵鲤子在洛阳城四门回转多时,早闹得满城皆知。

果然有胆大之高声喊道:“不就一袋米面吗?我家倒亏的起,只要舜王付我一二两黄金,也就值了。”

遂后,此寻了一辆独车,搬上来一袋粟米,便要推着走。

结果,他家中老父亲连忙拽着他说道:“那舜王做的是杀的买卖,今如此宣传,不过逗大伙一乐罢了。”

“你若是顺着杆子往上爬,驳了舜王的面子,我恐怕他恼羞成怒,到时候黄金没有得到,你反倒失了命!”

那后生年轻气盛,眼馋张顺的悬赏,哪里肯听?他连忙一边挣脱,一边高声喊道:“舜王何样也,碾死我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一般,何必如此哄骗与我?”

“但凡要杀,我伸着脖子挨刀就是,不劳爹爹挂念!”

那老父亲顿时气的吹胡子瞪眼,便要寻了支柳条,上前抽他。这厮本是个混不吝的家伙,哪里肯老老实实挨打?

他连忙抓起车把,飞一般的推着独车向福王府奔去。老父亲无奈,有空失了家中独子,只好一边在后面呼喊,一边着柳枝,想给他两下。两一追一赶,不多时便赶到了福王府。

张顺听得府外喧哗,早带着悟空等出了王府后门。结果门外早已海,众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准备看那“混球”的笑话。

那“混球”见到张顺出来,不由眼睛一亮。他连忙摆脱了老父亲的纠缠,拼着挨了两柳枝,便把车上粟米扛起来。

只把肩膀往前一顶,把这一大袋粟米丢在了张顺面前。然后,他拍了拍手,高声喊道:“舜王殿下,我这粟米已到,且把黄金千两拿来与我,你莫要赖账!”

吕维祺在旁边看得明白,知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