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252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第257章 火炮与车营

战车是明代一种非常复古的军事器械,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威胁,在明中期以后又再度“复活”了。

明代战车五花八门,有运输用的辎重车,有防御用的屏风车,也有攻城用的各式冲车、盛油引火车、云梯车以及临冲吕公车,但是最常用的还是野战用的正厢车和偏厢车。

特别是偏厢车相对于正厢车来说,少了半边挡板,轻巧了许多,更得将士喜

明代自朱元璋开国之初,便以锐的长枪手纵横天下,追赶的曾经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铁骑抱鼠窜,凄凄惨惨逃回了漠北苦寒之地以后,锐步兵一直是明代的军事传统。

但是随着王朝的延续,军政渐腐朽,朝廷越来越有心无力的应对卷土重来的蒙古骑兵的骚扰,以战车作为主要战法的车营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车营虽然看起来与春秋战国时代的好像差不多,其实战术思想完全不同。

明末名将孙承宗在他的《车营叩答合编》中就提出来“火以车习,车以火用”的思想。

其他将领使用战车的况大体上也大同小异,和孙承宗相差无几。

皆是将辎重粮以及铠甲武器等物资载在车上,将士挽车而行。“行则纵为阵,止则横为营”。遇敌则以车为城,以火炮、火铳为御,以少击多,无有不。是以,有将明军的车营称之为“有足之城。”

五省总督洪承畴在延绥、陕西等地任职多年,久于边事,更是对车营。

这一次攻打洛阳城,他便列出了一个四万的大型车阵。且阵中容阵,大阵套小阵,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张顺在城上望去,也不由心神震动。整整四万的大型方阵,以偏厢车为城墙,又以小型空心方阵将大型方阵整齐划一的分割成数十块区域,远远望去和一座移动的小县城毫无区别。

再加上“城内”旗帜如林,士卒如蚁,看起来更是震撼心。

不仅仅张顺,城上其他将领、文臣、士卒更是脸色大变,相顾失色。

当官兵部分士卒脱离“城池”,和义军接战半晌,战况不利,便又轻松退回到“城池”之中的时候,张顺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词来“以城攻城”。

五省总督洪承畴率领的四万大军组成了一座移动的城池,可以借此为根基随意出击骚扰义军,而无被义军所趁之忧。

看来若是打退官兵的进攻,只有了这座“军阵城池”,方有胜机。想到这里,张顺不由笑了起来。

高桂英穿着她那件颇旧的棉甲跟随在张顺身边,眉早已皱成了一团。

当初“闯王”高迎祥和“闯将”李自成不是没有见识过洪承畴“车阵”的厉害。

他们整整一年在陕西、湖广、四川等地和官兵周旋,气势最盛之时,也曾攻旬阳兴安,“蔓延四省,流突无定”,结果遇到洪承畴便吃了个大亏。

如今洪承畴又升任五省总督,麾下兵四万,列阵成城,洛阳城危矣。她看到张顺的笑容,不由奇怪地问道:“爹爹因何发笑?可有应对之策?”

张顺哈哈笑道:“洪承畴列车为墙,连车为城,不足惧也。此墙非真墙,此城亦非真城,虽能阻矢丸,却不能避炮弹,且看我以炮之!”

城上众闻言心中稍安,只见张顺一声令下,只见一营骑兵鱼贯而出。

每十骑便簇拥着一门火炮,迅速的从洛阳城北门出来,列阵于义军军阵右侧。

不多时,“飞骑铁炮”全部出城以后,又有牛驴骡等牲畜拉着各种铸铁长短炮继续往城外行进。

城上、城内早有好事之细细数了,不由咋舌道:“我的老天爷啊,整整一二百门红夷大炮,任凭城外官兵铁铸的也抵不住这般火力!”

原来义军上次利用铁模铸炮法凑齐了一百门大炮,大了河南总督陈奇瑜,让张顺敏锐地意识到火炮“战争之王”的地位。

趁着上次击败官兵,义军也同时缴获了大将军炮十余门。这些火炮亦是锻铁炮,径大小不等,炮弹皆在七斤至九斤之间,大概相当于后世西欧的九磅炮和十二磅炮。

虽然这些火炮仍是九道铁箍的结构,好歹炮体坚固,炮膛光滑,除了设计结构稍微不合理以外,并不影响火炮的威力。

张顺脆把这些火炮也一并编“飞骑铁炮”之中,再加上又命张都督打造了二十门,一共凑足了五十门“野战炮”。

而“第二炮兵团”也因此凑够了一司马,便由李十安亲自率领着出战。其余铸铁炮六十门,不成编制,只被配备了牲拖拽,配备了丁壮辅助以及炮手发炮而已。

当这五十门野战炮、十门黄金炮外加六十门铸铁炮拖拽出来以后,早有官兵夜不收探的明白,报于五省总督洪承畴。

五省总督洪承畴第一反应就是:开玩笑,“顺贼”手里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火炮?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