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31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城门,谨防贼趁机夺门!”

南阳知府反应倒是挺快,奈何城外五百士卒竟被关闭在城外。

等到惨败的“毛葫芦”来到南阳府北门的时候,千呼万喝,紧闭不开。

原本追到城外的义军骑兵,担心城上火炮轰击,准备退回营地再作打算。

他们万万没想到官兵还有这般作,顿时如同恶狼一般将他们围堵在城外,报于张顺知晓。

第36章 劝降

当张顺赶到南阳城外的时候,看到躲在城门里瑟瑟发抖的“毛葫芦”,嘴都快笑歪了。

他连忙让麾下出身卢氏的“毛葫芦”上前喊道:“投降不杀,舜王优待愿意追随的‘毛葫芦’,若能立功各有优赏!”

其实这任千总麾下的“毛葫芦”多来自于附近的唐县、邓州和卢氏等地,音倒颇为相近。

那些走投无路的毛葫芦一听,都是老乡,心里便信了三成。

不过由于这些年闹“陕寇”,河南、山东和湖广等地多有受害,所以“陕寇”、“晋寇”名声最差。

他们不由又问询道:“不知领者何?可否上前一叙?”

张顺听了这要上前,高桂英不由伸手抓住道:“爹爹莫去,刀剑无眼,更何况距离城墙又近,若是不小心伤了,我真是百死莫恕了!”

张顺和高桂英哪里想到这伙还有“地域歧视”?

高桂英这一张不要紧,一秦腔就出来了。

原本将信将疑的“毛葫芦”闻言不由一惊,连忙拉开了弓箭,放平了刀枪。

他拉开要打的架势,大骂道:“原来是‘陕寇’在此,尔辈最无义。要杀自管来杀,怕死的不是好汉!”

“嗯?”张顺一愣,万万没想到古代“地域歧视”这么严重。

其实这倒是张顺有所不知,明末大规模起义首先起于陕西,随着朝廷的围剿才流窜到山西、北直隶、河南、湖广等地。

陕西起义之初,为了求活罢了,毫无军纪,烧杀略抢,所过之处犹如蝗虫一般,百姓恨之。

甚至一度有百姓听到陕西、山西音的商、旅,便偷偷袭杀,以解心之恨。

而这南阳正好处在陕西、河南和湖广界之地,陕西义军多有侵扰。

其地“毛葫芦”又多番被抽调与义军作战,更是有血仇在身,是以一听到高桂英的“秦腔”就翻脸了。

张顺一看不好,连忙高声喝道:“我不知诸位是什么意思,可是本却是豫无疑,不知尔等可听得出我的音?”

张顺是豫东氏,音倒和汝宁北面仿佛。那些“毛葫芦”听了也有些惊疑不定。

“好像是汝宁府的音,可是没听说那边有什么大寇啊?”

“得了,咱们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众毛葫芦商议已定,不由反问道:“你们这一会儿汝宁音,一会儿陕音,我们哪里分得清真假?不知有何凭据,使我们信之?”

这特么我哪有证据啊?难道我还要诉你们老家哪里的,让城上听了,把我家祖坟刨了,再扔条蛇进去剁了不成?

信不信,谁还惯着你不成?虽然有些可惜,张顺依旧准备下令斩除根。

谨防城里万一想通了,再把他们放进去,不利于以后攻城。

结果就在张顺举起手准备下令的一瞬间,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晚上和那一大一小两个美云雨之事了。

张顺眼睛一亮,不由笑道:“你们稍待片刻,我家中婆娘刚好在营里,一会儿我喊了,向你们喊两句话!”

随即张顺便命高桂英把她们两喊了过来。

原来那王妃和郡主听着外面的厮杀声,躲在帐里瑟瑟发抖。

好容易外等到面终于静了下来,却左等右等,又不见张顺回来。她们只好蒙了躲在被子里,活似一个把埋在沙子里的鸵鸟。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听到了有进来的声音,这才颤声问道:“谁?”

“我!”

“呼~”两这才常松一气,露出脑袋来。两识得是高桂英的声音,只道张顺也回来了。

果她们仔细一看,除了高桂英和她带回来几个士卒以外,别无他

心里不由有不好的预感:“老爷呢?”

“在外面等你们俩呢,赶快收拾一下过去!”高桂英没好气的应道。

“不不不,我不要,我们要在这里等老爷回来!”两大吃一惊。

开玩笑呢,外面黑咕隆咚的,谁知道你要把我们怎么着?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啊?

高桂英正憋一肚子气呢,好端端的个嘴……呸呸呸……句话就被扣了个屎盆子不提,这俩傻乎乎的还能被张顺“御亲封”为“婆娘”,实在让心中不服。

于是她脆把刀一握,威胁道:“去,还上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