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记挂在心,万勿疏忽大意!’”
“殿下冲动的时候,请你仔细想想还在南阳城等您前去救援的义兄萧将军和曾氏、黄氏、朱氏,还有洛阳诸臣妻妾子嗣。”
“您这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众而活,为百姓而活,为天下而活,不可不慎也!”
好家伙,你搁着长篇大论呢?张顺闻言也不由哭笑不得。
他身为三军之主,一方枭雄,如何不知身家命的重要
。
奈何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时候将领不能以身作则,亲临一线,又如何督促部下发挥百分之二百的能力来?
风险和机遇本来就并存,其中平衡只能自己把握。
的好,就是李世民在世;时好时坏,那是曹孟德重生;若是
死了,那便是江东小霸王,只能为天下笑。
莫看张顺有时候也很漂,其实大多数时间都让悟空、王锦衣护卫左右,颇有曹孟德遗风。
只是那魏武王曹孟德都要翻车的时候,张顺又能好到哪里去?
做不得李世民,那也不能做江东小霸王呀!
张顺想了想,决定从善如流,笑道:“先生所言甚是,此事我意派遣贺锦前往,王锦衣佐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那牛金星本来还准备在张顺拒谏以后,发挥不要脸的神他纠缠到底,结果张顺就这么接受了,差点反应不过来。
那“左金王”贺锦也是陕西义军出身,于骑战。他原本在张三百麾下率领骑兵,因为张顺抽调骑兵集中使用的缘故,反倒暂时隶属于张顺麾下。
张顺先前就颇为欣赏他颇有见识,如今在张顺麾下做事勤勤恳恳,又有勇有谋,倒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所以他欲培养此,为以后组建骑兵营做准备。
那牛金星虽然加张顺麾下一段时间,对很多将领还很眼生,哪里识得许多?
他也不知贺锦本事如何,只要张顺不一身犯险,他就心满意足了。
张顺见无反对,这才让王锦衣喊来贺锦,对此二
面授机宜,准备奇袭长葛的官兵。
许州城距离长葛不过三十余里,骑兵能顷刻而至。
那贺锦和王锦衣领了命令以后,连忙让士卒备了料、黑豆喂养了坐骑,然后早早休息。
等到天黑以后,这才起来吃了吃食,然后向长摸去。
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士卒为了防止折了马蹄,都不敢骑乘,只能牵着步行。
大概子时,才靠近了官兵驻地。义军士卒这才换上了铠甲,挎上武器,骑上了战马向官兵营地发起了进攻。
其实,义军骑兵尚不足一营之数,而官兵却是两营骑兵,一营以步卒为主的巡抚标营。
若是拉开架势,真刀真枪的上一架,义军断无胜利之理。
然而夜晚摸营和列阵而战是两回事儿。
黑灯瞎火,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依照这个时代的组织度,一旦有了动静,鼓噪起来,很容易炸营。
即便没有炸营,一通杀之下,也很容易造成敌
自相残杀,影响士卒士气。
当年甘兴霸百骑劫曹营便是典型战例。
其实官兵不是没有派遣岗哨和夜不收,探察义军动静。
只是一来连续高强度作战,士卒皆身心俱疲;二来长葛县本又是官兵控制区域,哪里有什么危险?
麻痹大意之下,便被贺锦携王锦衣钻了空子,一下子就冲到了官兵营地之中。
只把那鞭炮、油料死命的投掷进去,一边鼓噪,一边放起火来。
官兵之中那辽东铁骑常年蒙古真作战,警惕
最高。
闻声很多士卒不由一跃而起,持刀杀将出去,一时间也分不清哪些是官兵,哪些是贼寇,官兵营地成了一锅粥。
第78章 见面
当天刚刚亮的时候,张顺便接到了傅宗龙携祖宽、李重镇败退的消息。
一夜之间,一团杀。其实贺锦率领的义军到没有杀多少
,大多数都是兵荒马
之下,自相残杀和相互踩踏造成的损失。
官兵惊魂未定,还以为“闯将”李自成和“活曹”罗汝才伺机反击,他们不得不败退到洧川县。
贺锦本来还想率众继续追击,被张顺派喊了回来。
开玩笑,本来义军就是以少击多,只不过趁着官兵疲惫无防,夜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等官兵稳住了阵脚,万一被反戈一击,恐怕不但这一次取得的成果要吐出来,而且没有完全准备好的义军也会处于被动状态。
反正如今义军已经准备好了三成,而官兵完全无备。只要利用官兵敌不明的机会调整好部署,照样能够吊打官兵。
既然有稳妥方案可以选择,又何必冒险一击呢?
张顺对当“左金王”冒险登城劝降柴时华之事颇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