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何我为明来,尔为秦。俗话说:忠臣不事二主,烈不嫁二夫!”
“我等世受皇恩二百载,如今坐视榆林陷落却无能为力,早已愧煞,焉有改换门庭之?”
“舜王若是看得起我等,闲了吃酒划拳,称兄道弟,但来无妨!”
“舜王若是为公务而来,休怪我等闭门不纳,还请舜王细思之!”
“好,好!”张顺闻言亦不由高声笑道,“果然皆是忠义之士,却是本王贪心不足了!”
“既然如此,本王便成全尔等忠义之名,此事便不再强求便是!”
这时候榆林城中之早已经听呆了。
自古重臣义士,为世所敬仰。不以今得见榆林城忠臣与舜王义士相见,大家惺惺相惜,传出去也是一段千古佳话。
于是,很多也从窗户内、门板后、巷子里纷纷伸出
来,连声喝彩!
张顺见了,不由又大声喊道:“乡亲们,不要怕!”
“义军起兵,本为百姓,不杀不虐,仁义之兵!今又与诸义士约,榆林城一切如故,大伙放心出门看热闹便是!”
不少听了颇有几分迟疑,倒是有几个胆大的走了出来。
众果然见义军军容整齐有序,不曾伤害一个百姓。
顿时,纷纷奔走相告,冷清的榆林城又逐渐热闹了起来。
原本拦住张顺等的王世国、王世钦、杜文焕、萧偲、张道昌等一杆将门子弟,
知“贼来如梳,兵来如篦”的道理。
哪里见过这等形,不由一时间都惊呆了。
于是,众脆都围在张顺身边,陪他一路说说笑笑直往镇守府去了。
路上张顺不是没有偷偷瞄了几眼,却也没有见到“新老婆”所在,最终只好无奈放弃了。
结果刚走不远,众迎面正见到延绥巡抚张伯鲸、延绥总兵俞冲霄二
在一群士卒簇拥下急急忙忙赶来。
“哎呀,好巧啊,两位!”王世国望见了不由招手道,“二位何来之迟也?舜王城已久矣!”
“你……你们!”那延绥巡抚张伯鲸见前面热热闹闹,正要遣驱赶,不意竟听到了这番话。
他不由又惊又怒道:“‘顺贼’?你如何了城!是了,原来如此!尔其世受皇恩,焉敢从贼也!”
“抚军说哪里话?这榆林城本延绥治所,你身为朝廷大员本就守土有责,如今丢了城池,又有何面目责备他哉?”王世钦见状不由接
道。
“你……他……”张伯鲸不由怒极攻心,几欲昏倒。
“俞总镇,还不率兵冲杀?今若是能擒杀此贼,榆林城有救矣?”
“抚军,此话怎讲?这舜王不是您下令放城中的吗?”俞冲霄闻言一愣,不由奇怪问道。
“啊?原来如此!”众闻言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偌大个榆林城,居然不战而降,原来却是有张抚军做主!”
“我不是,我没有,俞冲霄,你不要血!”张伯鲸闻言不由眼前一黑,当场昏倒在地上。
“来呐,先把张抚军请下去休息,他太过激动了!”张顺见状不由连忙下令道。
随即,他又忍不住低声对“张道长”笑道:“这文墨客和武夫宿将果然不同,你看这张伯鲸演这套戏,那真是天衣无缝。”
“若非‘张道长’事先告知,本王几乎难辨真假矣!”
第293章 张伯鲸
“俞总镇,你信我吗?”不多时前延绥巡抚张伯鲸悠悠转醒,不由死死盯着俞冲霄双眼,认真问道。
我还有机会!
张伯鲸不由心道,既然那“顺贼”胆敢城,只要自己说服俞冲霄跟随自己反正,未尝不能反败为胜。
“我信,抚军!”延绥总兵俞冲霄点了点道。
“只是抚军,你信我吗?”
“俞总镇,你这话说的,咱俩一文一武,共同执掌这延绥镇,我还有啥能信不过你?”张伯鲸不由笑道。
昔双方同城为官,不免有些龃龉,这厮不会记仇吧?
“有抚军这话,那就好说了!”俞冲霄闻言点了点,不由问道:“话说那陕西总兵官左光先怎生有张抚军下令投降的亲笔手书?”
曹曹
曹!
我说这榆林城怎么突然就降了,亏我那么信任你,感是你左光先这鸟
搞的鬼!
原来当初张伯鲸下令左光先诈降义军的时候,陕西左光先担心万一事有不谐,自己要背黑锅。
于是,他便向张伯鲸要来手书,以免将来浑身是嘴说不清楚。
当时张伯鲸倒也没有多想,于是便挥毫写下了一张纸条作为凭据。
可他哪里想得到左光先竟然如此“无耻”,居然转身便把他“卖了”。
“啊?那个……那个是本官遇不淑,竟然被那厮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