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483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凡是胆敢在这几处田地上动手之,肯定都是不好相与的士绅、大户、豪强,哪里会有杀错?

而刚巧张顺手底下有兵有将,以吕维祺为代表的河洛士族又和其西安毫无牵连,清查起来自然也没有任何顾忌。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收藏不迷路!:www..CoM 以备不时之需】

好,得好!

洪承畴不由佩服地看了张顺一眼,莫要看这厮素来心狠手辣,其实也是“欺软怕硬”之辈。

要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把清理屯田这种硬骨留给孙传庭来啃。

原本洪承畴还嫌张顺稍过软弱,不曾想这厮却是个披了羊皮的老虎。

表面上他嘻嘻哈哈,整天一副老好模样把大伙都糊弄高兴了,突然就要扑上来“吃”。

“行了,洪先生请继续!”张顺三下五除二决定了数万的生死,这才淡淡下令道。

“这……”洪承畴一愣,我都说完了,还让我继续什么?

不过,好在他在陕西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白饭的。

闻言洪承畴又继续道:“固原镇本屯田八万四千余倾,每年能收粮料三十一万余石,料一十八万六千余束,地亩银四万余两。”

“甘肃镇本镇一十五卫,屯田两万六千余倾,岁粮二十一万石足供军需之用。”

“好,这个好!”终于听到一个好消息了,张顺不由开心道。

自己能养活自己,张应辰我很看好你哟。

“宁夏镇屯田十五万顷,粮料本折共十六万四千石,地亩一千二百八十两。”洪承畴本想说些什么,仔细一想这都是张应辰那厮的事,自己又何必多言。

“只是自嘉靖以来,河崩沙压,不及先前之数。”

“哱拜之以后,官兵引水灌城,又损毁良田不知几许。”

“自此,宁夏镇不复往之胜,故而需要额外续增。”

“好吧!”张顺闻言叹了气,当年官兵真缺德。

不过也幸好如此,不然宁夏镇怎会生出兵变来,怎会为自己所趁?

“延绥镇国初屯田三万七千余倾,征粮六万五千余石,料四万三千余束,地亩银一千余两。”洪承畴看了王世钦一眼,又继续道。

“只是如今屯田俱废,一切刍粮仰给腹地!”

“什么?”张顺正听得高兴,不由猛地站了起来,“一切俱废,仰给腹地?”

老丈王世钦连忙站起来道:“我榆林之,男不耕,不织,一切用具皆赖粮饷!”

不是,男耕织难道不是农业社会的常态吗?

还有你们不耕不织也就罢了,那一脸得意的神到底是几个意思?

第5章 亏本的陕西(下)

老丈王世钦这一席话说的那是理直气壮,颇有后世几分“吃公粮”的傲气。「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张顺不由奇怪问道:“既然如此,那大明国初屯田三万七千余倾,征粮六万五千余石,料四万三千余束,地亩银一千余两之数从何而来?”

“彼时虏不过河,军士得以在套内耕牧。益以樵采围猎之利,地方丰庶,称雄镇焉。”王世钦不由笑着解释道。

“自弘治十三年以后,虏酋处套,诸利俱失。镇城田望黄沙,不产五谷,屯田俱废矣!”

原来明代所谓的套内,自然不是指后世的河套地区。

而是指黄河“几”弯以里的袄儿都司地区,也就是后世的鄂尔多斯地区。

这里原本是山清水秀、森林遍地的地方,当时那时候还是春秋战国时期。

等到后来全球气温整天变冷,再加上坏,这里逐渐由森林退化为原,再有原退化为沙漠。

所以在汉代和唐代,都能把防线推进到黄河以北的山附近,而大明只能守着毛乌素沙漠啃沙子。

不过虽然是啃沙子,其实明初和明末的环境也不完全一样。

明初武德充沛,莫说整个袄儿都司,就连土默特附近都没有游牧民。

延绥镇官兵自然可以在防线以外的寻找水丰美的地方开垦放牧,而现在正处于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沙化严重。

再加上又迁了蒙古六万户之一的鄂尔多斯万户,延绥镇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顺风顺水,只能依靠朝廷接济过子。

“难道一丁点都没了?”张顺还真不信了。

好歹他也率领大军沿着边墙,一路从榆林行军到宁夏,又不是没有亲眼所见过耕地,如何肯信王世钦那鬼话?

“其实也不能说没有。”最后还是洪承畴替他老丈解了围,“庆阳、延安和绥德三卫差不多亦有两三万顷耕地,每年征收子粒五万石左右。”

“只是榆林卫屯田差不多全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