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516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由于这时代耀州并不产铁,而附近产铁的韩城县,早在宋朝时期几乎开采殆尽,所以张顺并没有太过关注此事。

他只不过又复制了一幅图纸,给王锦衣,让他派快马加鞭传给蓝田负责冶炼的张都督,让他试制此物罢了。

诸事已毕,张顺又私下里叮嘱耀州知州宋企郊道:“这采煤井居然掘六七千斤,年一二百两不止。”

“三十税一,一井犹能岁五两纹银。”

“吾观同官采煤井甚多,怕不是又能增收千余两,望君一并为之!”

那宋企郊见秦王都掉进钱眼里了,又有何话可说?

不过经张顺这般调教,倒让知州宋企郊大开眼界。

耀州下辖一州一县,年赋税不过两千多石,换算为白银亦不过一两千两。

结果,秦王走这么一遭,轻轻松松就“榨”出来三四千两赋税,而民不觉苦,实在是“奇”一位。

且不管宋企郊如何寻思,张顺安排完毕“征税”、“赈灾”等事宜以后,便辞别了宋企郊,继续一路往北而去。

从黄堡镇北行三十里便到达了同官县,彼时同官知县暂缺,一切事务皆有耀州知州宋企郊代理,张顺也不打算在此耽搁功夫。

但是,有一张顺不得不见,于是又在这同官耽搁了一些时辰。

原来在这同官县城以北有一处济阳寨,这济阳寨正是之前祝万龄曾经给张顺推举过的苏州知州寇慎。

其实他出不出仕倒无所谓,张顺表达的就是一个态度。

这一次他亲自携带礼物上面拜访,也吓了正在济阳寨守孝的寇慎一跳。

张顺毕竟不是李自成、顾君恩那两个憨货,怎么能迫正披麻戴孝的寇慎出山?

双方客套了一番以后,张顺这才辞别离去,急急忙忙往延安府宜君县赶去。

耀州至延安府鄜州一百八十里,距离宜君县差不多九十里左右。

本来路程就较远,路上又先后在同官黄堡镇和济阳寨耽搁了些时,张顺等不得不加快速度,准备尽量在天黑之前赶到宜君县驿站住宿。

结果出来济阳寨,又行了十余里,前面堵道了。

“王锦衣,前面究竟怎么回事?”张顺心里纳闷,难道古代也会堵车不成?

刚刚亲自探查完况,前来汇报的王锦衣连忙应道:“回禀舜王,前面是三关,又叫金锁关。过了三关,就到陕北境内了。”

“据闻关以北有大量饥民,欲渡关南下。魏知友将军生怕扰关中,早派拦着,不许随意通关。”

“咱们前面是魏知友派护卫的运粮队,有牛马车辆百余辆,丁壮士卒二三百。”

“因为关南地势平坦,关北地势高峻,通车不便,正在使推拉着通关。”

“哦?俞总兵、麻烦你带前去帮帮忙吧!”张顺想了想,便对俞冲霄下令道。

反正他麾下这两千骑兵担任护卫足够了,分出来五百帮忙也影响不大。

如此又忙活了半晌,眼看那太阳偏西,再也无法按时赶到宜君县住宿。

张顺想了想,脆下令让众住金锁关巡检司。

明代巡检司一般都建有城堡,这金锁关巡检司算不上大,好歹也占地有四五百平米。

虽然张顺麾下两千不可能全部住,但是也能住下数百,甚至比往常住驿站况还要好一些。

眼看着众正在安营扎寨,张顺便带着王锦衣、悟空等走出了巡检司,查看先前王锦衣所说“饥民”。

张顺率众北上这条道路被称为咸榆道,亦即是咸阳至榆林的道路。

而这金锁关地处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正好是卡在咸榆道的一处关塞要地。

金锁关周围三山雄峙,北面曰回山,东面曰马栏山,西面曰仲家山。

又有柳林河与漆水河在回山下汇南流而去,故而此地又被称之为“三关”。

那些“饥民”因为无法通关,都躲在回山山脚下歇息。

有的怕晚上天冷,拾了些柴火点燃了一堆篝火。

有的则寻了些,做了一个窝卧着。

张顺一路看去,一个个都瘦弱嶙峋,神麻木的待在那里,一动不动,以节省体力。

“行行好,行行好,老爷给点吃的吧!”不知从哪里跑出来十多个半大的孩子,拦在前面不住的哀求道。

张顺看他们可怜,不由看向王锦衣。

结果他还没开,红娘子率先开道:“去去去,都一边去,别挡道!”

那些孩子见乞讨不得,这才纷纷散去。

张顺一愣,红娘子这才连忙解释道:“你要是一开,那跑过来的就不是这十多个了!”

张顺这才扭望去,只见路边的“饥民”个个都眼睛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