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随我大军东进,驱逐杨嗣昌、朱大典之辈,全据卫辉!”
第182章 起兵
河横金螭,津回白马,滑台险扼中原。隋埠柳烟,明堤夕照,纤声远渡征船。
——李葆国
“嘿呦,嘿呦!”三五成群的汉子光着膀子赤着脚,只穿了一条犊鼻裤,他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如同爬行一般拉着肩上的纤绳。
时值初春二月,隆冬虽去,天气犹寒。
然而,他们早已经浑身上下湿淋淋一片,一时间让
分不清那些到底是汗水还是河水。
“一二三四加把劲啊!”
“嘿呦!”
“兄弟们啊齐用力啊!”
“嘿呦!”
……
这些纤夫
虽不多,视漕船大小,各有七八
、十二三
不等。
每支拉船的纤夫设一船
,用号子鼓舞、指挥着其他纤夫一起用力。
而每五支纤夫又设一夫
,专管自个招募来的这些纤夫,向朝廷领取工食银。
“好了,已经过了内黄界,我们就拉到这里了!”一个
瘦伶俐的年轻
放下手中的纤绳,不由跑到管事面前汇报道。
“不成,不成!”那管事闻言摇了摇
,命令道,“都给我继续拉。”
“内黄那边没有来
接手,咱们给他们送到大名府去!”
“黄管事,那边不归兄弟们管了啊!”那年轻
不由据理力争道。
“再说如今年景不好,兄弟们家中缺衣少食,还指望拿着工食银回去救急呢!”
“不就是钱吗?”那管事闻言鄙视地看了面前的年轻
一眼,不由冷笑道。
“工食银每
每天再加二厘,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纤夫每
每天工食银三分六厘银子,若是再加上二厘,合三分八厘,倒也不差。
那年轻
闻言犹豫了一下,不由又低声开
问道:“黄管事,不知道兄弟们的工食银什么时候能结?”
“着什么急啊?难道朝廷还能欠你们几个的工食银不成?”“黄管事”闻言傲慢道。
“再等等,等朝廷平了这
贼寇,少不了你们一丝一毫!”
“朝廷金山银山,哪里缺我们这点银子!”那年轻
闻言连忙应和了一句,然后迟疑道。
“只是……只是兄弟们都是穷苦
家出身,家里还等着米下锅呢。”
“要……要不,您开开恩,先借给我们点买米钱……”
结果那年轻
还没说完,那“黄管事”不由勃然大怒:“袁时中,你在教我做事!”
“别以外自己长的像个
,就算是
了,别给你脸不要脸!”
“都给老子听着,要钱没有,我看你们哪个敢走?”
“你们不
,有的是
。这一次你们要敢走了,下一次别想再来,也别想在老子这里拿走一分钱!”
“都给老子听清了没有!”
“黄管事,黄老爷!”那年轻
被“黄管事”这一通骂,明显有点懵。
他不由哀求道:“皇帝还不饿差兵,兄弟们出来
一个多月了,就连去年工食银还欠着两个月。”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兄弟们真的快顶不住了……”
“呵呵,顶不住?我看你们拉纤的时候不是挺有劲儿吗?怎么就顶不住了!”黄管事闻言冷笑道。
“皇帝不饿差兵?皇帝当然不饿差兵了。”
“差兵
造反,你们敢吗?”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们若是有胆,只管往这里砍!”
“黄管事”仗着身边站了七八个兵丁,胆气十足,根本软硬不吃。
也难怪“黄管事”有如此胆气,这些纤夫所谓的“工食银”其实一个月才一两八分银子。
若是再算是“黄管事”每天的“抽成”和“孝敬”,其实实际到手不过五六钱银子而已。
然而就这五六钱银子,好多
求爷爷告
,打
还挤不进来。
而这些挤进来的纤夫,个个上有老下有小,皆是良民。
既然都是良民,欺负也就欺负了,哪里有什么胆子造反?
果然“黄管事”目光所至,这些纤夫都畏畏缩缩的低下了
,竟是比牛马还听话。
“走吧,还站着
嘛?”“黄管事”看着面前一言不发的“袁时中”,伸手拍了拍他的脸道。
“有本事,你走啊!”
然而“黄管事”却不知道,就在他说出那句“你们若是有胆,只管往这里砍”的时候,袁时中已经开始盯上他的脖子了。
“若是有胆,只管往这里砍!”这句话如同魔咒一边,在袁时中的脑海里不断重复。
虽然说如今大明朝野钱粮两缺,但是“黄管事”也不至于如此。
然而他这一次却如此不留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