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一大前提,就是允许
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辩驳中形成共识。
你可以办报,他也可用办报嘛。
有什么问题可用当面提,当面驳,不要背后偷偷搞小动作。
依照张顺自己的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明朝自建国之初发展到现在,已经大致形成了盘根错节的以下几个利益集团:
后金蓄
军事集团、九边军镇集团、义军起义集团、北方农耕集团、江南士商集团、武装海商集团、皇亲勋贵集团以及西南土司集团。
他们之间利益和诉求各不相同。
有的固然需要坚决打击,有的则需要大力扶持,而有的则需要不断的修建归正。
然而,如此繁琐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张顺自认能够压制住一时,压制不住一世。
典型的例子就是郑和下西洋,这固然让大明攫取了极大的利益,却也因为皇室垄断了大多数利润,最终如同昙花一现一般,无疾而终。
故而思来想去,张顺认为如果真正想让整个社会发生进步,唯有社会舆论,让各个利益集团各抒己见,彻底形成一些社会共识,才是长治久安、社会发展的最好办法。
就以当前的江南士绅集团为例,蓬勃的工商业发展,正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也是走向资本主义开启工业化的重要前提。
而江南各自奢靡之风以及各自怪现象,更是社会经济极度活跃的主要表现。
然而,蓄
却不是。
这一行为不仅是社会的倒退,更是将江南社会的繁荣建立在许多
隶的痛苦之上。
历史证明,这样的资本主义是行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以,他这才希望用一场有序的思想风
,彻底解决这个时代的思想枷锁问题,为开启真正的新时代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674章 反击
“卖报了,卖报了,复社春秋大会最新消息!”
“卖报?这是什么报?”聚集在江
还未来得及散去的一
士子听到几个小子满街叫卖,不由奇怪地问道。
“江南旬报,大儒张采任责任编辑,大儒张溥写了社评!”一个赤着脚的小子笑道。
“哦?这报怎么卖?”众
闻言一愣,不由相视一眼道。
“承惠,一文钱一份儿!”
“一文钱?纸钞行不行?”
“纸钞?这位公子,大明都亡了,谁还要纸钞?”
“好吧,那给我来一份儿!”有
忍不住好奇,不由递过去一文钱道。
“好嘞,公子您慢慢看!”那小子连忙抽出来一份儿递了过去。
“好个老贼,竟敢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那
接过报纸,
浏览了几眼,突然
大骂起来。
原来这《江南旬报》作为义军
舌,又有张采充当主编,张溥充当评论员,自然在立场上有所偏颇。
那些本来就没有辩过张溥的士子,见了这文章,更是怒不可遏,恨不能一把把这报纸撕了。
更有脾气
躁之
,立刻买下一份报纸,然后研磨挥毫,当场逐条批驳起来。
“殿下,这样……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张采眼见窗外众
群
激奋,不由有几分不安地问道。
“问题?能有什么问题?”张顺端起茶杯,悠然自得的啄了一
道,“难道咱们报道有假不成?”
原来张顺安排张溥、张采尽量挑对废
有利的一面说辞,不利的地方都一笔带过。
那张溥、张采是实诚君子,闻言颇为犹豫不已。
张顺连劝了三两次,皆无功而返。
他不由怒上心
,冷笑道:“当初你们写五
墓碑记的时候,可不似这般扭捏啊!”
“殿下!”张溥张采两
闻言顿时涨红了脸,怒发冲冠道,“五
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张顺冷冷地接了几句,然后笑道。
“先生勿须多言,本文本王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此事究竟如何,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须多言!”
此事发生之际,时任苏州知府的不是别
,正是西安府同官县的名士寇慎。
当初,张顺路过此处的时候还专门拜访过此
。
此
当时和张顺闲谈之际,自然也曾提及过当初的内幕,故而张顺知晓一二。
“这……”张溥和张采闻言一愣,不由对视一眼,心中泛起了不妙之感。
别看那张溥把那《五
墓碑记》写的慷慨激昂,但是事
的来龙去脉竟是一点不提,自然有其缘由。
他本来以为此事做得
不知鬼不觉,万万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张顺却对其知之甚详。
“过去的事
,本王不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