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众见了那为首之
,眼中不由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原来这不是别
,正是张顺。
“殿下,你这一手可真是绝了!”就在这时,他身边的郑芝龙忍不住开道,“咱们这一次,内接船货,外接护卫,俱为一体。高,实在是高!”
“到了长崎以后,咱们又可以共同进退,同价出售,无被压价之虞!”
“这就叫做‘一条龙’服务!”张顺闻言不由笑了,“从进货,到运货,再到出货,由朝廷搭建平台,让大家拧成一绳,一同做好买卖。”
“这世上什么买卖最好做?当然是垄断的买卖。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愁咱们的丝绸、瓷器茶叶没处卖。”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若是独一得利,其他
连喝汤都喝不到,恐怕这生意也做不长久。”
“依着本王的心思,最好有钱大家一起赚。朝廷赚其税赋,商贾赚其利差,船商赚其利润,大家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如此生意才能长长久久!”
“如此,朝廷有钱养船,为大家保驾护航,大家这钱财也赚得安心,不虞为海盗之流所趁。”
“好,殿下真的说到我们心里去了!”有一忍不住大声叫嚷道,“若得殿下如此,天下何愁不定,百姓何愁不富,我等商户何愁不发?”
其他受到这
鼓动,顿时也纷纷齐声叫起好来。
原本因为“义军”征收重税而不满的商家,听了心里也舒畅了许多。
甚至有些明之
,会想得更多。
这一切才是开始,若是后发展壮大,恐怕众
会在朝廷的带领下,彻底压制住
本、佛郎机、红毛蕃的势力,完成对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贸易的垄断。
到时候,莫说这几个钱,恐怕整个海贸都会落朝廷的控制之下。
第699章 海贸
“殿下,这几算的明白!”孙可望兴高采烈的向张顺汇报道。
“大船每艘征税两千两,实际征银五万六千两;丝绸每匹征银一两五钱,合计征银两千二百五十两;生丝每斤征银七千五分,合计征银六万两;其他茶叶、瓷器、漆器、白糖、药材、书籍、松江布、燃料等货物,合计征银两万三千六百两,共计一十四万一千八百五十两。”
“又囤积生丝、茶叶、瓷器倒卖,获利九千两。准备运往本国发卖的生丝、茶叶、瓷器、丝绸等,价值两万余两,预计获利五六万之数。”
“哦?总共才二十万两,这数有点少啊?”张顺闻言皱了皱眉。
郑芝龙不是说对贸易,每年盈利一百多万吗!
自己这一次费尽心思,才征收、获利二十万两?
“这还少?”孙可望闻言都懵了,“殿下,须知这浙江一年赋税,尚不足一百一十五万之数,其中起运七层,剩余三层留底,实际运往京师不过八十万两。”
“而就这八十万之数,还不能如数缴纳。对了,全浙夏税才十五万余两,秋水九十九万两,殿下只这一场,却是胜过夏税全额!”
孙可望话音刚落,郑芝龙又连忙接话道:“殿下若是嫌少,我那里却是有运费十万两,自愿全部孝敬给殿下!”
“这倒不必了!”不意张顺听了这话,却笑着摇了摇道,“本来这些船费,本该落
你的
袋中。”
“如今你一心为公,让与朝廷,本王已经亏欠你太多,焉能再奢求其他?”
“这样吧,我听闻你的长子郑森十三四岁,颇为机灵,不如跟我几年,算是对你的补偿吧!”
“啊?那罪臣现就谢过殿下了!”郑芝龙闻言一愣,随即大喜。
原来这郑芝龙这些年自然没少挣,但是实际落自己
袋中的也不算多。
一则要打点上下官员,二则需要招募训练士卒,三则需要建造战船,铸造火炮,哪项不是个吞金兽?
如此以来,郑氏虽然年二百余万两白银,其实和他个
有关的却不多。
而投靠张顺以后,一则军饷由朝廷发放,二则战船、火炮由朝廷建造,三则如今自个抱上了张顺这条大腿,上下打点也少了许多。
这样虽然收少了不少,但是他本
获利却多了许多。
就依这一次来说,拢共有二十八条海船,其中二十艘完全归郑芝龙所有。
他不但在其中挣去了运费,更是携带了十余万两的生丝、茶叶等货物。
这些货物到了本就是三到五倍的纯利润,一转身就挣回来三五十万现银。
而到了九十月份从本折回,再携带些银子、硫磺、铜料、石斛、
本刀等货物,还能再挣回十余万不等。
虽然这一次只有先前利润半数,但是这半数实际却尽归自个所有。
如此一出一,却是赚了。
当然,除了郑芝龙自个的利润以外,其余五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