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姐夫是太子

关灯
护眼
第126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安世,他为外戚,父亲曾为北平府武官,陛下惜他,就该让他安于武职,或命他专司祭祀,或负责陵寝的督造,张安世固然是有才能,可终究他对八的理解,并不源自于圣本意,颇有投机取巧之嫌,当然,这已足以震动天下,让惊叹了。”

解缙这一番话,确实很厉害,他直接将太祖高皇帝给搬了出来。

这对于一直以维护祖宗之法为己任的朱棣而言,绝对有巨大的说服力。

解缙又道:“臣听闻,君主若是宠幸一个,就绝不会将他放在不合适的位置,而是让他在适合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才,这才是对的保护。陛下谋远虑,应当能够理解臣的良苦用心。”

朱棣绷着脸,死死地盯着解缙。

不过朱棣发现,自己好像除了你娘之外,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反驳。

只见解缙又道:“何况,陛下已敕命张安世世镇栖霞渡,这才是张安世的本职,可张安世心思没有放在这上,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臣这里……有一份奏疏。”

“奏疏?”

解缙道:“乃上元县县令陈奏,说是上元县不少士绅,饱受张安世之苦,不惜至衙中去擂鼓鸣冤,说张安世在栖霞渡滥杀无辜,凌辱百姓,自张安世镇栖霞之后,民生凋零,百姓莫不敢言。以至周遭的上元县百姓,也受无妄之灾,叫苦。”

“臣这里还有九十三名上元县百姓的讼状。只是张安世受圣恩,又得陛下青睐,更是国戚,所以虽是状告,而上元县令有心为民做主,却也无可奈何,陛下,百姓乃是国家的根本,是社稷的梁柱,自太祖高皇帝至陛下,无不百姓如子侄,今栖霞渡发生这样的事……臣……身为首辅,也难辞其咎,万死。”

朱棣听罢,面色古怪,他似乎想起上一次在茶肆中听到的路的话。

朱棣道:“上元县令何时陈奏?”

“上月月末。”

“为何现在才报来?”

解缙道:“张安世……张安世毕竟是国戚,臣只能私下嘱咐上元县令,安抚县内百姓,实在不敢上奏,引来非议。”

朱棣背着手,来回踱步,里却道:“这上元县县令未必说的是实言。”

解缙道:“上元县令官声极好,他所管理的上元县乃是京县,自他上任,百姓安居乐业,从未听闻过有什么非议,陛下连这样正直的也不相信吗?”

朱棣随即目光落向了户部尚书夏原吉。

这夏原吉为正直,朱棣是信任的,于是他道:“夏卿家对此有印象吗?”

夏原吉道:“臣不知。”

朱棣:“……”

朱棣沉吟着,随即道:“知道了。张安世暂除博士之位吧,这也是他的意思,其他的事,从长计议。”

解缙等行礼,一一散去。

朱棣低着,端坐着,久久不作声。

亦失哈低声道:“陛下,是否让锦衣卫……”

朱棣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如果真查出一点什么来呢?”

亦失哈大惊,旋即明白了什么。

朱棣道:“终究是太年轻啊,年轻气盛,不知轻重……”

亦失哈笑道:“陛下说的是,等过两年,成了亲,生了娃,也就好了。”

朱棣手搭在御案上:“有理,难得这世上还有惦记着他的婚事,他这一次也算是劳苦功高,挣了……不,教授出了一个好弟子,朕是不是要趁热打铁,赐他的婚,看他还如何躲。”

说罢,朱棣莞尔一笑。

不急……

“朕反正不急,朕看看那徐辉祖急不急,朕让他来求朕。”

说着,方才的沉闷消散了许多,朱棣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心里盘算着那大舅哥被他驭服的模样。

……

岁末时节,天气愈寒。

长江滚滚,奔流而下。

此时一艘乌篷船,显得格外的起眼。

倒不是这船如何出众,实在是现在江面上绝大多数都是挂着黑旗的舰船,只有此船,却没有张挂任何旗蟠。

此船抵达了栖霞渡

旋即,一个和尚穿着僧衣下来,他的左右,是几个壮的汉子抱手拱卫。

这和尚便是大名鼎鼎的姚广孝。

姚广孝现在住在寺庙之中,上朝穿官服,平里只穿僧衣,他已经“病”了很久了,自打放榜,姚广孝立即开始生病,到了现在,也没见好。

不过他似乎清楚皇帝知道他的子,也没有刻意地躲在病榻上成叫苦,而是四处走亲访友,寄于山林。

他抵达了渡,在码落地之后,便预备一路往栖霞寺去。

栖霞寺距离渡,还有一段路程,而栖霞寺的方丈,和他也算有一些,今趁此机会前去拜访,相互讨教一番。

“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