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这个真心真意对他好的姐夫的,于是便不再多言,老老实实地搀扶着朱高炽,一步步地往大殿去。
……
解缙在后,故意放慢了脚步,与李文生同行。
他边走边看着李文生,微笑着道:“老夫收到你的书信了,你真是难得啊,读书之……都该像你这般。”
李文生很是紧张,只道:“多谢解公。”
解缙心里想笑,此书信之中说的热切,可当了面,却是寡言少语。
当然,解缙对这样的颇为了解,便又故意找话题道:“你平
里读书一定很用功吧。”
李文生道:“读了不少。”
解缙满意地点道:“圣
的书读了不会错,这圣贤之书可以启智,你能有今
,与这些圣贤之书息息相关,将来切切不可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学无止境,知道吗?”
他这吻,完全是长辈教育自己的子侄。
这是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李文生却是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解缙却是心想,此练达上还有欠缺,不过不打紧,他应该知道老夫的意思。
于是,便随朱高炽和张安世的后殿。
殿中,朱棣一身衮服,早已和百官在此等候多时了。
众纷纷朝着那
殿的李文生看去,却发现这读书
,好像没什么出奇之处。
朱高炽先上前行礼道:“父皇,儿臣迎李文生来了。”
朱棣显然心不错,哈哈大笑道:“朕久闻李文生的大名,竟也如此年轻吗?”
他这个也字,让张安世觉得意有所指。
李文生只觉得晕乎乎的。
其实他不习惯这样万众瞩目的场合,此番来京城,除了他确实可能际遇改变,听许多说,自己可能真要一飞冲天,他这贫寒出身的读书
,说不激动是假的。
可与此同时,他也极想再看看……那本医书。
此时只恨不得立即了翅膀去图书馆,再将那本医书找回来。
现在见到了传闻中的天子,又见到了一个个穿着朝服的百官,他一下子……脑袋一片空白,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自己……真的……发迹了。
这样的风光,若是家中父母能见到……不知该有多欣慰。
他颤抖着,拜下道:“松江生员李文生,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声音颤抖,激动莫名。
解缙微笑着为李文生解围:“陛下,这李文生……第一次觐见,所以有些紧张。”
朱棣颔首,喜道:“无妨,无妨,在这里没有这么多规矩,李卿家救活了这么多,挽救了无数生民的
命,此等大功,足以名垂青史,今
无论怎样失仪,朕也绝不怪罪,来
,给李卿家赐座。”
早有宦官预备了锦墩,搁在了李文生的身后,李文生瑟瑟发抖地欠身坐下,随即道:“多谢陛下。”
朱棣凝视着李文生,便又道:“解卿家说,你之所以有此才能,是因为平读书
万卷,是吗?”
李文生期期艾艾地道:“陛下,民……
民确实看过一些书,实在不敢自称是读书万卷。”
朱棣笑道:“没想到,李卿家倒还谦虚,不过读书总是不坏的,卿家平读什么书?”
“多是四书五经。”李文生如实回答。
朱棣眉一挑,忍不住道:“四书五经中也能学到这样的本领吗?”
“不。”李文生摇摇:“陛下,臣平
读的虽都是四书五经,可这救治之法,却是从一部书中学来的,此书……实是令学生受益匪浅。”
朱棣顿时来了兴趣,凝视着李文生道:“是吗?是何书?说朕听听看!”
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
朱棣显然对此大有兴趣。
一本书,就能解决一场大疫,这还了得?
至于这文武百官,也不免心里嘀咕,都生出了好奇之心。
解缙则是微笑,满是期许地看着李文生。
李文生想了想道:“那书详尽地解释了如何防治疫病,又讲了许多关于做学问的道理……”
“只是那书名……学生一时忘了。”
“……”
这一下子……许多的心里有点懵了。
连书名都忘了,你这是读个鬼的书。
可这真不怪李文生啊。
李文生当时也只是看过,毕竟那是杂书,当然不可能一下子记牢,甚至看完之后,李文生都觉得自己像做贼一样。
朱棣一时说不出话来。
lt;dv style=quot;text-lgn:center;quot;gt;
lt;scrptgt;red_x();lt;/scrptgt;【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