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世便忙上前去,道:“娘娘。”
徐皇后道:“你说老实话,这砒霜……还能救吗?不要和本宫说什么万一,什么或许,你说实话。”
张安世道:“臣颇有把握。”
徐皇后虽不敢完全相信,可此时……她似乎心怀着什么期盼,便颔首,看向亦失哈道:“听到了吗?”
亦失哈懂了徐皇后的意思,那就是……不召大臣。
因为一旦召大臣,就意味着皇帝要嘛已经没有救,要么就已驾崩了。
他心里何尝不是存着这么一丝希望呢,便如释重负:“婢先去传娘娘
谕。”
说罢,连忙去了。
徐皇后此时什么心都没有,方才努力克制自己的
绪,说了一些话,就已是强打
神了,现在只沉默不言。
又过了一会儿,宦官进来,跪下,道:“娘娘……赵王又来求见,说是……说是……希望侍奉陛下。”
徐皇后听罢,悲从心来。
无论如何,赵王也是她的儿子。
也都是她的心。
现在自己的丈夫这个样子。
而赵王这个做儿子的……一次次恳求。
任何一个做母亲的,怕也无法拒绝这个请求。
徐皇后只觉得心力瘁,却是强打
神,道:“再一次告诉他,你按本宫的原话转述给他,一次不要遗漏。”
那宦官支起耳朵。
徐皇后一字一句道:“他若还有孝心,就立即回赵王府,闭门不出,到了该当的时候,本宫自会召他来宫中。若他还要这般,那么就是不顾念母子之,你赵王是我生出来的,也是本宫身上掉下来的一块
,本宫视你为明珠,可现在这个时候,若是你赵王尚不知进退,那么……本宫就没有你这个儿子,必教
立即将你拿下,你的命是本宫的,本宫随时可以取回。望他能够好自为之,孝顺陛下的事,有太子即可,太子乃嫡长子,理应侍奉皇帝,你为幼子,做好自己本份的事。”
宦官听的脸色惨然。
这宦官已经可以想象,一旦自己将这原话到赵王面前去说,赵王的子,只怕非要撕了自己不可。
徐皇后站起来,凝视着这宦官,似乎她也知道自己的幼子是什么德行,因此,她微微颤颤的站了起来,吸一
气,目光如电一般的扫视着这宦官:“再告诉他,若不听从,诛之!”
宦官叩首:“婢知道了。”
说着……
这宦官火速出了大内。
很快,在这大内之外,许多听闻了一些传言的大臣,出现在内阁。
所有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又隐隐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
这文渊阁大学士们消息灵通,又在宫中办公,自然有来文渊阁刺探消息。
可解缙几个……也对此懵然无知。
他们反而是最后知道大内可能出现变故的。
杨荣安抚来文渊阁的几个尚书,道:“诸公,诸公……不要四处揣测,这都是哪里的谣言……”
而赵王朱高燧,其实也已到了,他进了宫,可进不了大内,无计可施之下,心想若是父皇有什么不测,必定要召文渊阁大臣。
若是文渊阁大臣被召大内的话,那么十有八九,父皇真的遭遇不测了。
一想到此……朱高燧就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第176章 陛下苏醒
可很快,就有宦官来。
一见有大内来的宦官,众不敢贸然围上去。
他们虽然已有猜测,突然之间,宫中加强了卫戍,同时太子和皇孙火速宫。
这种种迹象表明,大内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可越是这个时候,即便所有不安,可是在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没有旨意之前,谁也不敢贸然打探。
当然,这里还是有例外的。
只有朱高燧上前道:“父皇与母后如何?”
宦官左右看了一眼,才道:“请赵王到一旁说话。”
这个谕,他不敢当着所有
的面宣读。
赵王朱高燧听罢,便与宦官来到一旁的耳室里。
宦官低声地将徐皇后的话复述了一遍。
原本还满怀期望的赵王朱高燧听罢,脸色骤然铁青。
他不可思议地看着宦官道:“母后何至如此厌儿臣?”
宦官不敢回应。
赵王朱高燧道:“本王问你,父皇怎么了……大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赵王殿下不必打听,也不必知道,娘娘只希望赵王速回赵王府。”
朱高燧的心就像要跳到嗓子眼里,他已渐渐可以证实自己的猜测了。
一想到在如此重要的关键时刻,自己竟成了局外,他心中悲愤又不甘。
换做是谁都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