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十天内的时间里,只怕邓健的奏报,还有张安世突然开始针对走私一案,许多应该还没有反应过来。
就算反应过来,现在还处于某种震惊状态。
这是最佳的时机,一旦过了时机,可能要面对的,是早已准备好了的对手。
傍晚,张安世下值,回到内城的张家,他气喘吁吁地开始卸甲。
说实话,现在专门在麒麟衣里套着一件甲,还是挺沉的,虽然张安世的极限是套两件,在求生欲之下,居然也能做到行动如常。
见了张安世回来,徐静怡早早便在中堂这儿迎他,温柔地笑道:“夫君,方才有宫里的来了。”
张安世讶异地道:“啊……我咋不知道?”
徐静怡嫣然一笑道:“夫君又不是什么神仙,岂会什么都知道?他们宣读了旨意,准夫君以郡王礼建府邸,不只如此,还增设安南卫千户所,专司保护夫君这安南侯。”
张安世惊得下都合不拢了:“咋的,陛下这是犯了什么病?”
话刚出,立即意识到不对,忙警惕地看向左右。
得知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真比知道朱棣奔还要让
惊讶啊!
侯爵用郡王礼,这可以说是直接超越了大明的礼仪规定,就算张安世现在死了,能用的规格,最多也就恩封到公爵级别罢了。
徐静怡看着张安世惊异不已的反应,便道:“陛下亲说的,还说,你在办公,所以就不打扰你了,只传旨到家里来,是妾身……去接的旨。”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一件好事,张安世已经兴奋得搓着手:“这太不好意思了,这样说来,咱们张家,有世代的卫队了?”
徐静怡微笑道:“三百多张呢……”
张安世摇:“养不是问题,我们张家难道还养不起吗?这三百卫队,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是陛下对我的恩赐,我是一个重感
的
,陛下如此厚
,才教我心里欢喜。”
徐静怡倒是道:“这三百,夫君打算从哪里招募?”
张安世道:“是啊,这个倒是麻烦,可以寄存在模范营里
练,可是
员从哪里来呢?我和军中不熟啊。”
徐静怡笑了笑,便道:“我爹熟的很。”
第233章 格杀勿论
张安世听罢,便道:“我竟连你爹都忘了,哈哈……有他在,这事就容易了,得教他挑选一些来,首先要是良家子,其次呢……要年轻,十六七岁最好……”
徐静怡蹙眉道:“是不是太年轻了,我听父亲说,那些真正的战兵,在二十二岁至二十五岁最佳。”
张安世道:“战斗力,自然可以通过练来保证,最紧要的是可塑
,十六七岁的年纪,恰恰是塑造价值感的时候。价值观是什么东西呢?我也说不好,总之……这样办不会错。还有……他们的父兄……最好得是在军中效力的……或者在家务农。”
务农的踏实本分,家庭的
况也最是简单和清白。
这等都是从伍的好材料。
张安世说了一大通,徐静怡一一记下。
当,夫
二
温馨地吃过了晚饭,一夜无话。
次一早,张安世本是想去宫中谢恩,不过显然,朱棣预判了张安世的预判。
这大清早,旭刚刚初升,便有宫中的宦官来传达
谕,张安世不必谢恩,以公务为要。
张安世便对那宦官道:“陛下知善任,实在教臣钦佩,你去给陛下传句话,就说士为知己者死,我张安世……”
宦官笑吟吟地道:“陛下说了,在彻查清楚之前,什么话也不必传,侯爷的心思,陛下都知道,侯爷还是一心办公吧。”
张安世禁不住长叹:“这就是陛下啊,若是别,怎会如此宽宏大度,知臣下如此,我张安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好
身碎骨,报效皇恩了。”
宦官面带微笑着回宫去了。
张安世当即又回了栖霞,只是此时陈礼已带队往宁波府去了,南镇抚司显得冷清了不少。
张安世反而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了,只看了一会儿案牍上的奏报,都是一些毛蒜皮的事,无非是查了北镇抚司某
的不法事,诏狱里
,新进了什么
。
当然,也有一些各地的消息,不过这些消息,内容比较乏味,张安世索丢给了书吏来处理。
若是朱棣此时知道,张安世这时候如此的清闲,怕要掐死张安世不可。
可张安世也没办法,他需耐心地等待。
实在是等的无聊了,索便带着
,往农庄去了。
这偌大的农庄,已经开辟出了数十亩的试验田,为了确保试验田不会和其他的作物混杂,所以附近开辟了一处隔离带。
这里再不是那片荒芜之地,土地已经施了肥,灌溉的水渠也建好了。
在这不远,则是一个专门育苗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