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姐夫是太子

关灯
护眼
第479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衣,用途可大得多了。”

朱棣见这雨衣,心里虽没有翻江倒海,却也有所触动。

百官,个个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无论如何,这东西确实很实用。

“宝物,是什么宝物?”

“橡胶!”张安世道:“邓侯说,他到了某一处大岛,见当地的土,竟拿一种橡胶的汁,涂抹在自己的衣上,等晾之后,这衣服便可避雨了。邓侯见了,大为惊叹,于是一面收了数十桶这样的橡胶带回来,同时带回来的,还有这橡胶的树种。”

“这些树种,臣已让寻找气候与那岛屿差不多气候的地方种植,至于那数十桶橡胶,却用来制造了一些小玩意,这雨衣就是其中之一。”

张安世说的很简单,实际上,橡胶确实有避水的用途,可天然橡胶也有许多弱点,比如,一旦天气炎热,就容易脱胶、发粘。

想要让它真正做到民用,却需用硫磺和橡胶在一起,产生共热,才可解决这个问题。

朱棣听罢,大为惊奇,他便颔首道:“若是这橡胶也能成活,那么将来……多产这样的雨衣,确实有莫大的好处,这模范营就可以先装配上。”

张安世道:“一旦可以广泛种植,臣就打算在岭南、琼州、吕宋、安南等地,统统种植上,取了橡胶,进行加工之后,可以造福的,何止是这区区的雨衣呢?陛下……且看……”

说着,他领着朱棣,继续到了第二处地方。

这个场馆更大,却摆着一辆工打制的车马。

这车马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四个子。

在大明,马车多以两为多,四转向不便,而两车的舒适度,却很是有限。

这也是为何,帝王总是喜欢乘辇,而大臣们都喜欢坐轿子的原因。因为不颠簸,舒服。

朱棣见这宽敞的四车,却不以为意。

张安世却是当着众的面道:“陛下,此车乃四。自然,这四的转向,却极为灵活,盖因为,臣让匠们用钢打制了一个底盘悬挂的系统,如此一来,这四车便可和两车一般,可以轻易的转向了。不只如此,这车与转盘处,还用了这种钢打制的轴承。”

说着,张安世蹲下,指着两之间与底盘连接的位置上,一个圆形的滚珠轴承。

朱棣不明所以地道:“这又有何用?”

“可以减少车轴与底盘之间的摩擦……嗯……这涉及到的……是动力和摩擦力的问题。”

张安世笑了笑,见大家都是一知半解,张安世随即又开道:“还有这车。”

才发现,这钢打制的车,竟是镂空的,用的是一根根钢钎组成,所以虽然这子,乃钢打造,不过应该并不笨重。

更有趣的是,这车上,还裹着一层黑黝黝的东西。

张安世便接着介绍道:“这也是橡胶,橡胶的好处,就在于有弹,可大大降低颠簸,同时……与地面的摩擦,也比之木要少许多。除此之外,臣还在这马车里,改进了许多东西。”

此时,已不是太祖高皇帝的时候了,一些奢靡之风,已经开始兴起了。

众臣见了这马车,却还是多不以为然,只觉得坐车,终究是商贾们才的事。

大臣和读书才拥有坐软轿的权力,这等优越感,却不是寻常可以相比的。

张安世则是继续道:“这马车上,臣还让弄了一个刹车的系统,如此一来,若是一旦遇到了危险,便可提前采取措施,将速度降职最低。”

“还有这儿,这儿……”张安世道:“这叫弹簧,乃是匠们,用钢条捐出来的,也是底盘的一部分……”

张安世耐心地解释:“这样的马车……比之从前的马车,便利和舒适百倍,未来商行,打算建立一个造车的作坊,大规模地进行制造。只是眼下,橡胶尚且缺乏,无论是刹车、车等物,都有橡胶的需求,眼下能做的,就是将这马车,再改进一二,等待时机成熟了。”

徐皇后看得云里雾里。

而朱棣道:“此车可以试一试吗?”

张安世便道:“可以的,只是陛下先观赏完这展厅,臣稍后让安排。”

朱棣倒是对于新东西,抱有期待感,尤其是张安世如此隆重地介绍,因而滋生了兴趣。

尾随其后的百官们,却有不少觉得乏困,这一路步行而来,本就疲惫,且不少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

张安世领着他们,转悠了一圈,这里其实多是民生用品。

逛了一圈之后,张安世又领朱棣至军品展览馆,此处就更让朱棣生出兴趣来了。

其中除了各种钢打制的刀剑之外,便是五花八门的火铳,用途不一,还在此,摆了一门火炮。

一圈走下来,除了朱棣有着几分津津有味,几乎所有都是叫苦不迭。

此时已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