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制,便又将这布政使定为了正二品。
接着,朱棣起兵靖难得了天下,斥责建文皇帝擅改祖宗之制,便又将布政使定为了从二品。
可既然要显得这都督与布政使不同,那么定为正二品,也显然合理。
等于是将这都督,当成了封疆大吏中的封疆大吏。
当然,朱棣显然这不算是擅改祖制,毕竟太祖高皇帝时期,可没有封疆的都督。
……
太平府府衙。
张安世已召集了一批官员来见了。
这上上下下的官吏,一个个兴冲冲地来,听着张安世对他们大骂。
事是这样的,这一次夏粮的征收,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只是李照磨的照磨所,还是从中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从粮站到县里,再到府里,有些账对不上。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权责不清的地方,当然,还有不少问题,是此前没有预案,引发的混。
虽然都是一些小失误,可拿着照磨所的奏报,张安世大骂了一通。
还将宣城县县令揪出来,指着鼻子了足足半炷香。
虽是被骂了个狗血淋,可大家的心
,却是出奇的愉快。
被骂者虽是极力做出一副悲痛的样子,可嘴角却禁不住总想抽一抽,朝上扬一下。
没错,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他们又要高升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实际的任命下来,可傻瓜都看清楚了,至少这太平府要抽调走两百多个官员,升任其他各府县的官职。
至于太平府内部,只怕又有一番调动。
于是,这一边张安世吐沫横飞。
另一边,大家很努力地绷着脸,虽是很严肃的样子,可心里却掩饰不住一种
绪……乐!
第338章 重赏
张安世骂完了一通后。
气也就出了,心一下子就好了。
随即便落座,看向高祥。
高祥跟着张安世的子也不短了,二
也养出彼此之间的一些默契。
此时张安世的一个眼神,高祥便立马会意。
他咳嗽一声,站起来,做了总结:“公爷方才这一番话,乃是肺腑之言,是为了你们好,诸公……咱们在这太平府里,多少
虎视眈眈,又有多少
,就等着从咱们身上挑出一点错来?”
“世途险恶啊!现在这点小错,公爷尚可以为你们遮掩,保全你们,可一旦积小错为大过,到时,就悔之不及了。”
高祥环海浮沉许多年,其实早知道大家伙儿的心思。
所以他的这一番话,倒是让这九县上上下下,一个个正色起来。
说实话,他们能有今,完全是因为张安世推行新政的结果。
可以说,如果没有新政,那么他们这些,绝对属于官场上的失败者。
他们这些从前的官吏,某种意义而言,其实就是当初科举制度之下的淘汰者。
这新政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可任谁都清楚,这些成绩,也得到了无数的记恨。
现在还没有犯下什么大错,就已是被虎视眈眈,为
所
阳怪气,这若是当真出了什么事,那也绝对不是好玩的,到时候,必定是满朝有排山倒海一般的质疑,只怕连威国公,也无法保全了。
因而,越是到了今这个地步,就越发需要如履薄冰,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如若不然,那满朝的翰林和御史,一个个的,绝不是省油的灯。
于是众都忙肃然道:“是。”
张安世这才满意,笑着对高祥道:“还是高少尹说出了我的心声。”
高祥便谦虚道:“哪里的话,下官只是为公爷做一个总结罢了,不足挂齿。”
张安世随即道:“现在夏粮是收了,可夏税,却依旧还没有彻底完成。商税所关系的,既是国库的钱粮,却也关系着来年太平府一年的开支,事关重大,非同小可,商税的问题,比粮税更复杂,正因如此,尤其要打起神。”
众用心听着。
却在此时,外有
匆匆而来:“吏部来
了。”
此言一出,所有大吃一惊。
虽然这事已有眉目,却没想到是来得这样的快。
须臾功夫,便见走了一个吏部郎中徐步进来。
这是新任的吏部功考清吏司郎中,一到,便匆匆到张安世面前,行礼道:“下官黄靖,见过公爷。”
说起来,吏部可没少吃太平府的亏,折了一个尚书,还有这黄靖的前任,可以说,黄靖来之前,是有心理准备的。
总而言之,得好好敬着这位威国公。
他朝张安世赔笑。
张安世淡定地看着他道:“黄郎中来此,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