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姐夫是太子

关灯
护眼
第64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明觉得吓了。还是一心一意地点正经事吧。”

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

负责铁路的,乃是杨溥。

他这个太平府少尹,对于地方的治理颇为薄弱,有点力不从心。

是以,张安世便索给他先安排专项的事务。

而铁路的修建,必须得有一个级别足够高的主导,另一方面,也需此有这样的意愿,能够不辞劳苦。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溥还是有不少行政经验的,他可能无法处理那种千万绪的地方事务,可征发劳力,督促工程的事,却总还算是在行的。

对杨溥而言,修铁路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治河工程,只要了解了原理,征发了百姓,再分为许多的工段,将一些有技艺的召集起来,让他们带着百姓分段去施工即可。

当然,其中麻烦事还是不少,因为涉及到的员太多,且十分的复杂,再加上不同工段施工的难度不一,下单的钢材、枕木、器械也未必能随时如期抵达,他这个少尹,就不得不居中协调,其中所遇的繁杂之事,数不胜数。

好在张安世给的钱粮足够,且早已培训出了一批年轻的工程才,许多作坊毕竟是商贾,这个时代的商贾,毕竟身份卑微,却还没胆大妄为到敢在杨溥这样的太子近臣,太平府少尹的上缺斤少两。

所以事还算顺利。

大半年多的时间,杨溥穿梭在各个工地,风里来雨里去,已清瘦了不少。

此番他,是从泾县回到栖霞,这泾县乃宁国府诸县之一,那里地形较为复杂,所以特意去走了一趟。

刚刚回到府尹衙。

恰好芜湖县县丞刘吉来府中公,特意来拜访杨溥。

这刘吉见了杨溥,道:“杨学士……”

杨溥见了刘吉来,很是高兴,一扫多辛劳的倦意,满脸带笑地道:“哈哈,文昌竟是来了。怎么,芜湖有什么事?”

“是为了县里矿山批文的事,又发现了一座大矿,这芜湖矿产倒是不少。”顿了顿,刘吉接着道:“就等着府里下文呢。”

杨溥颔首。

这刘吉和杨溥一样,都曾是詹事府里下来的,像刘吉这般,能进詹事府,往往都是从翰林院中挑选出来的。这刘吉还有一个身份,便是翰林院的编修。

此时的刘吉,却也是风尘仆仆的样子,肤色也不如从前那般的白皙了。

堂堂翰林,詹事府的佐官,竟是在县中做区区一个县丞,实在憋屈。

杨溥这时地看了刘吉一眼,才道:“怎么样,在芜湖县中长了见识吧?”

刘吉苦笑道:“千万绪的事,实在不胜其扰,下官到现在,也只是初窥门径。”

杨溥笑了笑道:“要学的还多着呢。”

“杨公,下官听闻杨公近来四处奔波……”

刘吉的话还没说完,杨溥便摆摆手道:“为了公务嘛,也算不得奔波,不过四处走动,倒也见了不少詹事府里出来的诸同僚,他们在各府各县,倒也颇为辛苦。”

刘吉也不禁感慨:“哎……当初在翰林和詹事府的时候,总觉得做事容易,只要如何就能如何。如今真到了下,方知在庙堂上信所言之事,到了地方……便需数不清的官吏为之奔走一年半载,也未必能够成功。”

杨溥道:“天下的事,大抵都是如此,没做事的便以为事易,做事的才知事难。我倒听闻,你在芜湖县的不错,当地的县令对你赞不绝,总算没有给我们詹事府丢。”

刘吉却是道:“杨公……你这铁路……听闻是举了许多的债务……这……会不会……”

杨溥看着刘吉担心的样子。

他立即明白刘吉已不知不觉地进了都督府治下的角色了。

作为翰林,本是瞧不起这些东西的。

而现在其中,大抵已知道这里的运行规则,虽然还是有满腹牢骚,可至少不会对于新政抱有太大的敌意。

当然,也有不少担心新政难以为继的,比如这铁路,实在太吓了,举债这样多,这投的银子,在往年,可是朝廷数年的现银收啊。

就为了修这个……一旦这些债务发出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农业社会的,是无法想象这样告贷的,只有走投无路的才会借贷。

而且一般况之下,一旦举债,下场都极为凄惨!

因为绝大多数都偿还不上,最终一家,世世代代为盘剥。

杨溥收敛了笑意,道:“说起来,其实老夫也有一些担心,这事……担心的不少。”

刘吉犹豫了一下,便道:“我有不少在翰林院的同僚,都有提及此事,倒有不少,都在幸灾乐祸,都说……寅吃卯粮,就不曾听说过有好下场的。”

说着,他摇摇

杨溥对这话倒没有太在意,却是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