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姐夫是太子

关灯
护眼
第710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朱棣听罢,有些意外,显然没有想到张安世会突然提到皇孙的事。『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收藏不迷路!:WWW.01bz.cc 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关乎于皇孙,朱棣也自然而已的认真起来,道:“按你所说,该如何磨砺?”

张安世道:“商行、锦衣卫、太平府,可任其自选。”

朱棣一愣,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些什么,于是别有意味地看了张安世一眼,便道:“你这家伙,竟是将主意打到了朕的孙儿上。”

张安世一脸坦然地迎着朱棣的目光,一本正经地道:“陛下此言差矣。臣自知陛下垂皇孙,可臣乃皇孙的亲舅舅,世上哪里有舅舅不自己外甥的?可皇孙若是一直无所事事,臣以为不妥,而今……新政铺开在即,臣正在用之际,一来可以将皇孙磨砺起来,将来独当一面。其二,也可振奋心。”

其实张安世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皇孙对于整个天下的意义是不同的,他是几乎所有默认的储君,甚至他的地位,比之他的父亲还要牢固得多。

也就是说,太子朱高炽没有继承皇位或许不奇怪,可若是皇孙朱瞻基若是没有克继大统,那就真的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谁不知,朱棣对皇孙的态度?

几乎隔三岔五,就让去问皇孙的起居况。

每一次宫中大宴,朱棣骂天骂地,唯独见了朱瞻基,才会有笑脸。

甚至朱瞻基刚刚成年不久,就立即组织幼军,征募大量的少年,作为扈从。

这种待遇,都是远远超过了太子朱高炽的。

不过张安世这个建议,虽是杨溥点拨,可实际上,张安世打心底也觉得很靠谱。

皇孙亲自出来事,换做大明其他天子,或许没有可能,可到了朱棣的身上,就十分合理了。

要知道,历史上的朱棣,几乎每一次出征,都会带上朱瞻基,教授他治军的道理,甚至允许朱瞻基参与一些不太危险的军事行动。

这也是为什么,朱瞻基登基之后,敢于亲临边镇巡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宽和之战。

当时的朱瞻基前往边镇巡视,结果得知蒙古兀良哈部造反,上万突袭大明的边塞。

于是朱瞻基亲自率领三千平叛,两军相遇的时候,朱瞻基亲自杀了敌的三个前锋。

此后,兀良哈部溃败,朱瞻基的兵马因为有大量的火器,骑兵不足,为了追击,朱瞻基便索只带数百骑追击,兀良哈部丧胆,于是乞降。

由此可见,朱棣每一次出击大漠的时候,带上朱瞻基,绝不只是让朱瞻基跑到账下听用这样简单。

若没有年少时朱棣的磨砺,敢于放手让他亲自去进行军事行动。朱瞻基在称帝之后,是绝不可能在被遭遇蒙古兀良哈叛军时,亲领军马,更是亲冒矢石,飞箭杀兀良哈前锋。更多小说 LTXSFB.cOm

更不可能做出带了几百骑就敢直接追击的。

所以张安世一直都怀疑,大明历史上最大的怨种,被称之为叫门天子的明英宗,在历史上被王振忽悠着亲征,最后遭遇转折了大明历史的土木堡之败,其中的一些史料是值得商榷的。

后世之总认为,明英宗的亲征乃是以王振为首的臣们挑唆的结果,可若是站在明英宗时期来看,皇帝亲征实际上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军事行动而已。

在明英宗看来,太祖高皇帝马上得的天下,不知参与了多少军事作战。

而他本的曾祖父朱棣,靖难起家,做了皇帝之后,六次亲征大漠。

他的父亲,也就是朱瞻基,也是追着边境上的蒙古一路追杀的狠

某种程度,亲征实际上是老朱家的传统技能,至少在明英宗之前,确实是这样,大抵相当于每个天子在登基之后的常活动,根本不需要一群大忠臣们苦苦哀求,陛下不可如此如此,然后王振为首的一群坏蛋们,鬼鬼祟祟的诱惑和忽悠着才力排众议才决定亲征。

当然,菜是原罪,明英宗的问题不在于亲征,只是因为比较菜而已。

在别看来,皇孙身份高贵,自然要宝贝得不得了,不能有半分的危险。

可显然,对于朱棣而言,张安世的提议,让朱棣稍稍的出神,他沉吟着道:“皇孙可以担当大任吗?”

“臣不知道,不过……不会可以学,再不会,可以骂,总有学会的时候。”张安世老老实实地回答。

朱棣颔首道:“看他自己的意愿吧。”

这意思就是同意了。

张安世立即露出大喜之色道:“谢陛下恩典。”

朱棣故意摆出几分肃然道:“好生的磨砺,其他事,朕不问。”

张安世应声:“遵旨。”

朱棣唏嘘一番:“你现在是郡王了,要有郡王的样子。”

张安世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