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姐夫是太子

关灯
护眼
第72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临时应变,那就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绽,臣只要抓住这些绽,便可抓出大鱼。”

朱棣忍不住问道:“为首者乃何?”

“为首者不少。”张安世道:“其中牵涉朝廷大员,也有涉及到当世名儒。”

朱棣指着被押解的其中一:“也包括了此吗?”

朱棣手指着这,面色冷峻。

而被朱棣所指之,却是一个儒生模样之

“此莫不是也姓吴?”

朱棣凝视着此

道:“臣万死之罪。”

朱棣道:“朕对你颇有印象,你当初可是在翰林为官,此后辞官了?”

道:“正是。”

“为何辞官?”

“年岁大了,只想回乡养老,志不在仕途。”此慢悠悠地道。

朱棣道:“你与江西吴氏有何关系?”

摇摇道:“臣虽姓吴,却是婺州兰溪县。”

朱棣听罢,道:“朕想起了,吴师道与你有何关系?”

道:“乃是家祖。”

朱棣没有再说什么,只笑了笑。

朱瞻基却在一旁道:“既如此,你为何要勾结贼,莫非也是要做前元的余孽吗?”

道:“家祖虽在元时为官,可臣却并不思怀前元。”

朱瞻基道:“那是何故?”

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只是想要舍生取义而已,臣不过是一介手无缚之力的书生,今……既已到这般地步,也就无话可说了。”

他说着,无力地摇摇

“好一个手无缚之力的书生。”朱棣听罢冷笑。

他看了朱瞻基一眼,道:“孙儿,你瞧他是书生吗?”

朱瞻基道:“看着像。”

朱棣继续问:“是否手无缚之力?”

“是。”朱瞻基老实回答。

朱棣居然没有大怒,而是端坐,道:“那朕再告诉你一件事,他的祖父吴师道,鼎鼎大名,所往的大儒,有黄溍、柳贯、吴莱、郑复初等。这些,你可能并不熟知,不过这不打紧,你只需知道,从太祖高皇帝开始,我大明的文臣之中,如被太祖高皇帝所称赞的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便是他们的学生弟子。”

顿了一下,他接着道:“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手无缚之力的书生。吴师道这些,他们的弟子,曾在浙东、江淮一带大建书院,而今较为熟知的钓台书院、杜门书院,都是他们的弟子所建。”

“这天下的读书,若能进这样的书院造,便算是大幸,而这些在书院学习之后,或是回到本乡也开设书院教授子弟,又或仕为官,可谓是遍布天下。”

朱瞻基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原来又是教书的。

朱棣似乎看出他心里所想,便道:“你可别小看这教书二字,他们讲究的是将传授子弟,也讲究的是师生之谊。再加上朝中文臣不少出自他们的弟子,这里可就不太简单了,不说其他,单说此的祖先吴师道,不但在元朝时做过官,且门生故吏不少,此后此编撰书籍,要读书都记录进他的书里,可你知道,他是如何编书的吗?”

朱瞻基道:“请皇爷明示。”

朱棣笑道:“若是学理学的读书,哪怕文章次劣一些,他也要收录。可若是不将理学奉为圭臬者,便是再好的文章,他也瞧不起,必定列为下等,斥为离经叛道。孙儿,你别小看他这编书,他们在读书里,和朕这天子没有任何分别,但教他欣赏之,便可大造声势,教此声名远播。”

“可若是他不喜者,他只需斥责几句,便可教此身败名裂。他们都说朕这个,独断专行,杀伐果断。真是可笑,最是杀伐果断,杀不见血的,不是恰恰是他们这些吗?朕用,尚且还知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总还懂得宽恕。”

朱棣说到,声音越加的冷然,他道:“可似吴师道这般的,但凡有读书敢于不顺他的理学,便要发动他的党羽和所谓的好友们对其大加讨伐,一丝一毫的沙子也是不容的。现在他的孙儿在你面前自称自己是手无缚之力的书生,你可不要相信,他们用嘴杀的,绝不比朕用刀杀的少。”

朱瞻基道:“孙臣明白了,皇爷的意思是,不要被这些骗。”

朱棣眯着眼道:“原本读书是好事,可读书的一多,久而久之,彼此就各有千秋。而先读了书的,为了让所有臣服于自己,便会利用自己名望还有脉,对后进者打压,党同伐异,久而久之,这天下的读书,要么就是他的同类,要么就是他的、门生故吏了。你也别以为,他辞了官,便觉得此淡泊名利。他们的名利之心,可大的很。在他们看来,做官如探囊取物一般,他的亲族、同窗、门生做官者数不胜数,这官对于寻常的读书而言,乃是进身之阶,可对这样的而言,不过是一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