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之地,想要求生,就需步步为营,不断的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章法,若只顾眼前的收支,便永远沦为不毛之地了。因而,这长史府所辖之钱粮、治安、水利、路桥、教育、流民安置、港
、工商、畜牧、诉讼,以上种种,都要使其相辅相成。”
朱棣听罢,不断地颔首,再也不吝于夸赞道:“卿之所言,倒是教
耳目一新。”
杨士奇则很是实在地道:“不是臣令陛下耳目一新,而是新洲的
形与中原不同,所以才采用了不同的方略,新洲这一套,若是放在大明,可能就行不通了。”
杨士奇实话实说,朱棣却也不失望,甚至心悦诚服地道:“能治理蛮荒之地,且有此成效,这样独当一面的
才,实在难得。”
张安世笑了笑道:“陛下,其实杨公所言,确实轻巧,可真要做,这新洲百万
,各种繁杂的事务,从军政到民政,再到提拔
才,更是难上加难!”
“陛下,这杨公……之所以有此手腕,除了他本身就聪明绝顶,如若不然,饱读诗书,否则又怎么可能成为翰林呢。这其二,就是他在新洲进行了历练。新洲那地方,说好听一些,叫做天府之国,得天独厚。可从另一方面来说,却是蛮荒之地,开拓哪里容易呢?”
他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接着道:“陛下……臣听说,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唯有像杨公这样起于州郡之
,经过历练之后,才可造福天下啊。”
此言一出,却犹如突然降下了一道惊雷。
殿中死一般的寂静。
而这时候,朱棣则猛地虎躯一震。
因为他意识到,张安世好像一下子点中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傻子都知道,宰相起于州郡的道理。
可是宰相起于州郡的负面影响也极大。
他们在成为封疆大吏的过程中,本身就有大量的门生故吏,提拔了许多的
才,随着宰相的水涨船高,他的班底越来越强大,也有大量当初跟随他的
纷纷占据显要。
这也是为何,当初胡惟庸可以嚣张跋扈的资本,甚至敢于和太祖高皇帝对着
的本钱。
毕竟,这满朝的大臣,甚至下
的州府官员,这么多
都是胡惟庸的班底,是他一手提拔而起。那你猜,这些
听谁的?
家可是做了胡惟庸几十年的心腹,总不可能听你朱元璋的吧?
这也是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之所以产生矛盾的根源。
可真正论起来,这天下,还真需要这些封疆大吏。
一步步从州郡之中上升的
才更有治理天下的能力,靠着一群翰林,进
文渊阁,就协助皇帝治理天下,最终的结果就是,朝廷的许多政令,都变成了想当然,没这个能力。
张安世却是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安世的言外之意是,陛下,你看这长史怎么样?
这个长史,久在海外,而且海外的矛盾更激烈,更加磨砺
的能力。
新洲还好,若是在西洋,那就更糟糕了,除了发展和粮
,还需成
琢磨调度和军事,这样的
,磨砺个十年八年,但凡能在藩国中有政绩的,一个个有一个算一个,才能都不会在杨士奇之下。
更妙的是,他在长史的位置上,却是与大明的官吏根本没有多少瓜葛的。即便召
朝中,他也没有根基,哪怕是朝廷授予大学士的权责,也不会担心像胡惟庸一样。
这等于是利用这种方式,直接将宰相起于州郡的弊病给解决了。
朱棣眸光微亮,他骤然之间,明白了张安世所谓的活章程是什么意思了。
这家伙……还真是另辟奇径啊!
可朱棣随即却又陷
了
思,很多时候,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就很容易产生启发。
虽然张安世的这个提议,有一些
率,还需得有一整套的方法,来保障这等抡才的路径,可有了启发,许多念
,也就能慢慢地通达起来。
只是……这一次
到百官们懵
了。
张安世这真是……缺大德了!
第499章 两全其美
这个所谓的活章程,杀伤力太大。
简直给了朱棣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可以说,一举三得。
这百官用
都能想到,陛下肯定要动心,这对宫中的好处实在太大了。
何况,这其中还有一个隐
的好处。
那即是藩国的长史,若是与朝廷的大臣进行流动的话。
这无疑就增加了藩国对朝廷的向心力。
想想看,藩国本身就没有
才,这一代的藩王还好,那么到了下一代,真正正途出身的大臣,鬼才愿意去藩国为官呢!
可现在有了这么一个路径,就意味着,许多的翰林,不得不进
藩国了,藩国也就有了一定的
才储备。
这些
进
藩国之后,既要为藩国效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