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姐夫是太子

关灯
护眼
第94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这一切来的太快,那些驿站,竟有这样的功效,实在教他无法想象。却还是下意识地问:“何?”

“疍民。”张安世吐出这二字,接着就道:“恰恰是朝廷和官府,对其最为厌恶和漠视的群体,甚至视其为瘟疫一般,可偏巧是他们,得到驿站的驿卒们关心之后,反而最是奋不顾身,每每临战,往往冲杀在最前,几次鏖战,尽皆死战不退,使叛贼闻之丧胆。”

朱棣一时动容,眼中的欣赏之色尽显无疑。

他实没有想到在这件事里,起了最大作用的,竟是从前从没有过多关注的疍民!

且不说其他,单凭这份血勇,也足以让这马上得天下的朱棣,为之侧目了。

朱棣嚅嗫了嘴唇,最终道:“竟是如此,竟是……如此吗?”

张安世看朱棣依旧满腹疑问的样子,于是耐心地道:“叛军能够迅速的瓦解,除了义兵四起之外,更是因为被裹挟的许多百姓,也渐渐被义兵所渗透,知晓了利害,尤其是新政的传播,使他们幡然悔悟,因而,士气皆无,每每义兵与之相接,他们绝不肯拼命,往往望风而逃。也正因如此,区区数万叛贼,顷刻之间,便被平,天下遂又归于安定。”

朱棣点着,一脸感慨地叹道:“朕明白了,难怪张卿此前一直按兵不动……这就不奇怪了。”

朱棣随即笑了起来,此前心有多着急,那么现在心就有多好,道:“好的很,不费一兵一卒,便平定了叛贼,这些忠臣义士,朕要重赏。”

张安世却是立即摇,道:“陛下,重赏了他们,固然使一部分,得到了财物,又有一部分,加官进爵,可是陛下……这些固然千恩万谢,可十年二十年之后呢?若是又有裹挟无知百姓,又能如何呢?”

朱棣一愣,不由道:“张卿话里有话,不妨直言。”

张安世道:“现在义兵行将遣散,不久之后,即将解甲归田,可他们所盼望的,却未必只是赏赐,而是沐浴陛下的恩德,希望陛下,能够像当初对待士绅和读书一样,给像他们这样的百姓,优厚的对待……”

朱棣听罢,面色一时晴不定,整个思之中。

论起来,大明优待读书,却不是假的,除了免除徭役,田产免赋,见官不拜等等特权,还在天下设置大量的县学、府学、国子学等等,其实都是针对这些特定群体的优待。

可读书,毕竟只是少数,这个……朝廷优待的起,想来这也是太祖高皇帝之所以肯优待的原因。

只是这天下百姓,千千万万……些许的优待,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张安世似乎看出了朱棣的心思,他脸色依旧从容,随即缓缓地从袖里掏出了一份章程,道:“臣斗胆,倒是拟定了一份章程,这份章程,是在新政的一些基础上,所拟定的一些举措,还请陛下赐教。”

朱棣回神,轻轻地呼了一气,随即反而从容了许多。

这一点,也是朱棣对张安世最为欣赏的。

张安世喜欢提出问题,却也总能拿出解决问题的章程来。

且这些章程,往往大多较为靠谱。

朱棣振奋神,道:“取来……”

第574章 喜临门

朱棣接过了章程。

对此,朱棣显露出了旁所没有的慎重。

他端坐着,细细看过,时而沉眉,良久才道:“只三件事?”

张安世道:“陛下,刘邦关中,约法三章,在臣看来,许多事,不必冗长!很多时候,只办好两三件事,就足以了。”

朱棣颔首:“县学改为公学,广纳学童学,教员由当地读书中征召,各州县秀才等,实行征召准考制,倘无效力公学两年者,则不予参加乡试?”

朱棣随即,看了张安世一眼。

解缙等,听到此处,都麻了。

这不但将作为保障读书的县学给裁撤,转而将此转为供读书的开蒙学堂,连这教师的来源,张安世也已经想清楚了,竟是来了一个乡试准资格。

秀才想要继续科举,那么必须先教习两年,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大量且廉价的教师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朱棣又道:“各府县,需统计治地学童数目,每年进行考试,考试科目,以简单的识文断字以及算数为主,各府县根据其学童多寡,计算其学童通过率,借此功考府县学官……”

通过率……功考……

站在这里的,都是,虽然里有一些新概念的东西,可大抵,其实里的意思,他们是心里有数的。

于是解缙下意识的道:“宋王殿下,每年进行考试,而以通过率来论定学官功考,是否过于严苛?”

张安世却笑了笑,只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立嫡以长。”

此言一出,君臣便都哑无言了。

跟聪明说话,其实是不必舌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