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啊,现在却已成了本宫的左膀右臂了。”
张安世笑了笑。
不过朱高炽随即又开始担忧起来。
因为,就如张安世所说的,张安世的新章程之中,下的乃是猛药。
除了接下来,开始继续加大铁路的修建,除此之外,还有电报的铺设,也直接开始。紧随其后的,就是将大量的地方官,进行换。要嘛送去藩镇,要嘛召回京城,取而代之的,则是当地的大量铁路司的官吏。
各地都需建设文吏培训班,招募来的文吏,一旦成为骨,立即进行培训班中学习,随即便升任更重要的职位。
大学堂毕业亦或者是模范营中退役下来的手,纷纷调往天下各处府县,充当文武吏。
新政还未推行的地方,要求士绅的土地不得超过每户百亩,超过的,则强令贱价售出,接下来,将掀起全国的土地清丈。
天下各处的水道需要清淤,所有分取了土地的农户,也需组织起来,要对水利进行修缮。
于各县设置农所、医学院、兽医所、水利、土地、教育等所。
建立一个统一的税务机构,县乡。
彻底取消军户,不再承认疍民,设立司法大学堂,开始培养专门的判官。
修撰新法典,除了行律之外,新增民法、商法。
打击水匪和盗匪。
这一项项的举措,颁发之后,立即实行,已不再是从前那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看着这洋洋洒洒十万言的章程,朱高炽显然是谨慎对待的。他沉吟良久,其中还有许多的细节,他已看过了无数遍,思熟虑了很久很久。
可如今,他提起朱笔的时候,依旧还是觉得分外的沉重。
都说治世,需猛药。
可现在天下承平,倒也不至于非要彻底贯彻的地步,即便是现在这个样子,大治天下也足够了。
而直接下这样的猛药,某种程度而言,其实还是有许多风险的。
这几乎是直接打了千年来许多的惯
,将许多依赖于以往惯
的群体,彻底斩断了他们的生计。
可思量了片刻,朱高炽终究还是在这章程上,画了一个圈。
随即给了一旁随伺的宦官,吩咐道:“送司礼监。”
诏令发出,随即开始经由邮政司分发天下各地,邸报亦开始连刊载。
诏书在各部堂宣读。
针对这诏令,又有许多的旨意,分送各部堂。
而至于非议和流言,朱高炽没有去理会,他甚至懒得让锦衣卫去打探。
只下诏厂卫,派出缇骑,以防不测。
这样的变动,显然效果是空前的。
至少在京城,就好像池塘里,突然砸下了一颗陨石,一时之间,激起了千层。
京城之内,有哀嚎。
可朱高炽置之不理。
他甚至压根已不去见翰林和御史了,只召见几个大学士以及各部的尚书议事,敲定了一件事之后,直接教他们遵照办理。
若非是必要的奏疏,他也懒得去看。
而是签发一份份的诏令出去,很有几番乾坤独断的意味。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事,传他的耳里。
文渊阁大学士奏曰,山西太原知府不肯接纳朝廷分派的官吏,而是领着本地的官员泣血上书,请求太子广开言路……又强令下各县的县令
等,不得与朝廷派遣来的官吏
割县务。
解缙奏报时,抬看着朱高炽。
朱高炽只背着手,踱了几步,他现在越发有些酷似朱棣了,尤其是在思考的时候,那漫不经心地踱步,眉心轻皱,面色凝重的样子。
朱高炽此时终于站定下来,道:“这知府叫陈忠吧。”
“是。”
“本宫对他有些许的印象。”
胡广道:“此倒算是好官,官声不错,就是……有些迂腐。”
朱高炽道:“本宫也听过他的名声……”
顿了顿,朱高炽接着道:“命锦衣卫下驾贴,锁拿吧。”
他轻描淡写地说着。
几个大学士却是吓了一跳,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惊讶,显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严重。
于是,胡广提醒道:“太子殿下,他可能只是一时糊涂,只需下诏申饬……”
朱高炽淡淡地道:“太原府的况,本宫知道,这几年,一直遭灾,此
官声确实好,军民百姓虽然饥馑,饿死的
,倒也没有这样多,至少比元末时十室九空要好一些,现在也不过一年一万七八千的饿殍,倒没有到血流漂橹的地步……”
顿了一下,他才接着道:“所以,他才有了好名声,许多军民百姓,都称颂他乃是青天。只怕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敢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