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制作工艺的改变,让英伟达原本因为发热问题而导致的bug彻底得到解决,剩下的是继续优化驱动程序和配合的发售制定量产方案了。
当然,还有质检。
使用刚推出的r128显卡,毫无疑问是一次冒险,张晨不想自己的刚刚推出,因为显卡的质量问题而半路夭折。
鲍勃曼斯菲尔德为此制定了极为苛刻的质检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生产,黄勋测算了一下,每枚芯片的制造成本将涨7美金。
看去虽然不多,但张晨第一年可是承诺了50万枚芯片的采购量,羊毛出在羊身,成本多花出去多少,相应要在客户身赚回来多少,rx将为此至少多花350万美元。
黄勋预计3月份n3芯片的r128将进
量产阶段,首月产量最多能达到两万枚,第二个月也不过能把产量放大到三万五千枚。
张晨经过计算,如果发布能够获得成功,目前英伟达找的代工厂生产能力也仅仅只是勉强满足rx的需求。
张晨和黄勋
发了很激烈的争吵,黄
勋完全不同意张晨关于扩大n3生产规模的要求。这在他看来,实在太冒险了,一旦n3的销售
况不尽如
意,英伟达将会因此背巨额负债,乃至
产。
张晨无奈,最后只好和黄勋达成一致:如能在发布后的20天预售期内获得两万台以的订单,英伟达必须在次月将产能扩大到五万枚以,如英伟达没能做到,将赔给张晨5%的英伟达
份。
而如果在预售期没能获得两万台的订单,张晨将赔给黄勋英伟达5%的
份。
这是一份简陋的对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