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投资之王

关灯
护眼
第489章 拖死(二合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明的幕僚,早就已经帮助李恩泰定下策略,效仿雍正,采用“不争即是争”的策略,李恩模跳的越厉害,他就越要在自己父亲和世面前展现出大度,甚至禁止媒体在报道中使用“李家继承”这样的字眼。

这个策略原本非常奏效,自从他升任长江实业董事会副主席,他曾经一度认为自己的地位已经稳固,但没想到,蛰伏了两年的弟弟,居然又搞出了一个数码港计划,虽然还没有正式方案,却已经引起港的纷纷议论。

而经过张晨的剖析,李恩泰发现,如果这个计划让李恩模得以实施,李恩模就要触及长江的核心业务——地产业。

无论李恩模在t、传媒领域怎么玩都没关系,但让他进长江的核心业务领域,这是李恩模所不能接受的。

他几乎可以断定,如果李恩模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毫无疑问,李恩模将成为李家事实上真正的第二代继承,父亲哪怕仍旧会让自己继承长江,也会把其中的核心资产剥离,给李恩模的盈科。

当然,他不会知道,这些根本都不会发生,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裂让李恩模损失惨重,被迫寻求长江的帮助才得以续命,也彻底丧失了竞争继承的机会。

因此,当他了解到李恩模的真正意图后,下定决心,所谓数码港计划一定要掌握在长江手中,如果自己能够向父亲先一步提出整个计划,那么这个计划的盘者就不会是李恩模。

而张晨,之所以提醒李恩泰,道理很简单,数码港计划耗资巨靡,虽然有港府的补贴,但也能牵扯李家大量的资金。同时,能把长江的才、力也都拖在这个项目里,以避免他们有更多的手内地投资。

哪怕能牵扯掉他们一部分的力也是好的。

对华夏各地来说,并不是任何投资都是有益的。例如李家的投资,几乎全部集中在地产业,这能对地方经济有什么益?

北美、欧洲的投资,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提升华夏的硬实力帮助巨大,而香江财阀的投资,却几乎都集中在金融、地产两个领域。

而且香江地产商酷囤地,2000年拿下一块地,有的甚至能拖十几年才开发,光是土地升值就超过300倍。但这十几年,由于土地闲置,给当地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却丝毫不顾。

而且,他们地囤多了,开发面积就少了,房屋供应面积也减少了,也会变相推高房价。

张晨在前世同长江系打过很多次道,他也是最不相信李超话的那批之一。

李超每天工作16小时?哦,如果把早上两个小时的高尔夫球时间算上,再把每天上午下午两次按摩的时间算上,再把下午打桥牌的时间算上,嗯,是有16个小时。

李超白手起家?如果没有他那个富豪舅舅的资助,塑胶花工厂根本就开不起来。

李超只带西铁城的电子表?嗯,这个之前就说过了,不重新说了。

资本没有差别,谁的资本都是资本,但资本家是有差别的。

一部分资本家,使用资本创造价值,缔造财富。

还有一部分资本家,是使用资本攫取财富。

这两者有非常本质的不同。

例如老一代的富豪船王包玉刚,凭借自己的船队成为华首富,对世界航运做出重大影响,同东方海外的董浩匀一起联手缔造了华夏远洋运输的基业,这是缔造财富。

再例如所有的科技新贵,都是为这个社会的科技进步、效率进步、管理进步做出了贡献,从而借助资本缔造了财富。

哪怕就是像顺池和万客乃至万大这样的地产商,也对房地产行业的技术变革和运营模式做出了变革,也能算是创造者。

但单纯依靠资本运作囤地居的地产商和财阀呢?创造了什么?

社会的财富总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增长带来的gdp增长外,经济和财富的增长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科技的进步。

从出现类文明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类社会无论东西方,均gdp始终在400美元左右,基本没有变化过。

但从工业革命开始,随着技术的进步,均gdp开始呈几何数递增。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这种增长又加了一个平方。

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生物科技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让类第一次看到了全类都能拜托贫困的希望。

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张晨相信必然是工智能和工业自动化所引领,以新能源为驱动力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但这是要花钱的,花很多钱。

纯粹的资本运作,不可能创造任何价值和财富,只是贪婪的攫取,这些资本家越强大,对整个类社会就越不利,越会制约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

张晨并不是因为和李恩模的一点小小冲突,就想要制约李家的扩张。而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