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画,一边详细解释:「王师傅,您瞧,这大弩臂长二尺,宽一尺,里
面空心,正好藏我的铁管机关。扳机这里,用铁钩连上,一拉就能带动。小的弩
掌心大小,藏短管,扣环拉动发
。」
王铁锤盯着图纸,眼睛渐渐亮起:「公子这设计真是巧妙!老汉我从没见过
这样的机关弩。行,这活儿我接了!材料用上好的
铁,保证结实耐用。但里面
的机关得公子自己装配,老汉只负责打外壳。」
刘真满意地点
:「那就这么说定了!先打四支大的,十支小的,银子管够!」
他留下定金,约定三
后前来取货,便带着阿福离开了铺子。
接下来的几天,刘真一边在校场监督新兵们的训练,一边惦记着军火改造的
进度。校场上的男兵们在武修文的阵法指导下,进退有序,配合越来越像一支正
规军队;
兵队也渐
佳境,完颜萍引
的担架运送和伤
消毒方法,让模拟伤
员的训练进行得井井有条。
刘真抽空带着阿福去王铁锤的铺子查看进展。第一天,王铁锤已经熔铁铸模,
大弩的外壳雏形初现:铁框架宛如弩身,空心部分正好容纳冲锋枪,弩臂弯曲的
装饰巧妙掩盖了枪管。
刘真试着将一支冲锋枪塞进去,尺寸契合得天衣无缝,扳机铁钩与枪机相扣,
一拉便能联动。他赞叹道:「王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绝了!小的弩也得抓紧时间
了。」
王铁锤锤子飞舞,汗水滴落在铁砧上:「公子放心,老汉我加班加点赶工!」
刘真又补充了细节图纸:大弩添加肩托伪装,枪托裹上铁皮像弩柄;小弩加扣环,
伪装成袖箭发
器。
他暗想:「这样伪装一番,在战场上谁能猜到这是现代货?一扣扳机,子弹
如雨倾泻而出,蒙古兵铁定得傻眼!」不过,他也开始忧心弹药的问题,现代子
弹毕竟有限,用完就没了,必须想办法自制火药和子弹才行。
第二
,刘真开始在城中寻访药铺和匠
,收集火药的原料。南宋时代,火
药已经用于军中,主要作为黑火药的形式,但配制粗糙,纯度不高。他买来了硫
磺、硝石和木炭,又四处打听相关的配方。
药铺老板起初有些犹豫:「公子要火药?军中才有,民间用得少见。」刘真
塞了几两银子作为贿赂,总算弄到一小包黑火药,带回房间进行实验。
刘真大专时学的是工程机械,平
里喜欢捣鼓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如今回忆
起现代知识,黑火药的经典配比大约是75%的硝石、15%的木炭和10%的硫磺,
但古代原料纯度低,必须通过
炼提纯才能有效。
他让阿福守在门外,自己在房间里仔细
作:先将木炭磨成细
,筛净硫磺
的杂质,然后提纯硝石,用米酒蒸馏滤掉不纯物,晾
后均匀混合。第一次实验,
他点燃一小撮混合物,火光熊熊燃烧,但烟雾太大,威力明显不足。
刘真皱眉思索:「这火药太
湿了,推力不稳,得进一步
炼。」他又去药
铺买来高度米酒,通过反复蒸馏勉强提纯出酒
般的溶剂。第二次混合后,火药
燥了许多,点燃时
响有力,但仍然达不到理想效果。
又过的大半月,王铁锤的外壳终于打好:四支大弩外壳,每支重约十斤,铁
光锃亮,弩臂可折叠掩盖枪管;十支小弩外壳,轻巧如掌,扣环灵敏可靠。刘真
带回房间,一一组装起来。先取一支冲锋枪,拆下原外壳,塞
大弩框架,用铁
丝固定螺丝的位置,扳机铁钩与枪机相连,一扣便「咔咔」作响,如弩弦般顺畅。
他心
一喜:「成了!这伪装弩,扣动如弓,却能放出子弹雨!」
小弩的组装更快,手枪塞
铁壳,扣环拉动扳机,伪装成袖箭毫无
绽。他
将组装好的武器藏在箱底,暗道:「宝贝总算齐备了,但子弹必须自制,否则打
光就成废铁了。」
他继续火药实验,第四
,终于配出较为纯净的黑火药,威力大为提升。但
子弹的制造却是个难题:需要铜壳、底火和弹
。他寻访铜匠,订制铜管作为壳
体,底火用火药加击针模拟,弹
则用铅浇铸成型。
第一次试
子弹,他在城外荒野,带上一支组装弩,装
自制弹药。扣动扳
机,「砰」的一声,子弹飞出,但轨迹偏离,威力也弱得可怜。
刘真眉
紧锁:「工艺水平跟不上,火药推力不稳定。」他多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