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洁白的天花板,没来由地想起
作家毕淑敏一篇名为《天使和魔鬼的较量》的文章。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
在那篇文章中,作者写道:在孩子的眼中,魔鬼和天使的比例是一百比一。
在成年的
眼中,婴孩生下的时候,都是天使,但是孩子一天天长大的过程,就是转变为魔鬼的过程。魔鬼的坯子在男
里含量更高,非但如此,男
心灵里的魔
还会像颌下的胡须一样,随着年纪增长而一天天浓重。
等到了男
中年后,每一个中年男
身上都无可避免地都染上了魔鬼的成分。可是到了老年,又有的
会渐渐善良起来,恢复一天使的味道。只不过那是一种老年的天使了,一种衰老得没有力量的天使。

们还断言说,要是按出现的频率来计算,
们大约遇到10次魔鬼,才会出现一次天使。天使绝不会太多的。因为天使聚集的地方,就是天堂了,但是你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像是天堂的模样吗?
在男
,也就是那种被
称为魔
最盛的壮年男子的眼中,他们认为,天使吗,大部分都是小孩和
,全是没有能力的细弱种类,飘渺加上无知,就像蚌壳里面的透明软脂,味道鲜美但不堪一击。所以男
们认为这个世界绝不可能由天使掌控,因为天使太甜腻太懦弱了。掌握这个世界的是男
,因为魔鬼一般都是雄
,虽然看起来丑陋,但腾云驾雾,肌力矫健,举手投足间就能呼风唤雨,拥有庞大的能量。
男
们最后断定说,虽然世上肯定有许多天使,但这只体现在绝对数量上,在最终的综合实力上或说相对力量的对比来说,魔鬼是“1",天使是”0"。男
们调侃着说:当然,“0"也是一种存在,只不过当它孤立于世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不代表任一实在,更不能够象征实体。留下的,唯有惨淡和虚无。无论多少个零叠加,都无济于事,圈环相套,徒然摞起一
美丽的黑井,里面蜇伏着天使不再飘逸的裙裾和生满红锈的
弓箭。但如果有了”1"挂帅,
境就大不一样了——魔鬼是一匹马,使整个世界向前,天使只是华丽的车
,它无法开道,只有辚辚地跟随其后,用清晰的车辙掩盖跋涉的马蹄印。后来的
们,只会也必然只能指着渐渐淡去的
痕说,看!就是历史。
作者感叹地说这是关于天使和魔鬼最悬殊的比例,零和无穷大。
作者最后询问的是一位老
。
老
慈祥地说,世上原是没有什么魔鬼和天使之分的,它们是
幻想出来的善和恶的化身。它们的家,就是我们的心。智者早已给过答复,
是矛盾的统一体、善与恶的平衡,所以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作者又问,那指的是在某一刻在某一个
身上。我想问的是古往今来,宏观地看,
群中究竟是魔鬼多,还是天使多?假如把所有的
用机器
碎,离心沉淀,以滤纸过滤,被仪器分离,将那善的因子塑成天使,将那恶的渣滓捏成魔鬼,每一品种都纯正地道,制作
良。将它们壁垒分明地重新排起队来,您以为哪一支队伍蜿蜒得更长?
老
以老年
的睿智坚定地重复,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不管怎么说,这是在作者所有征集到的答案里,对天使数目最乐观的估计——二一添作五。
这时候已经时近中午,厚厚的透明玻璃窗紧闭着,窗外炽热的阳光照
,屋子内却是一片昏暗,光与影将屋里和屋外分为魔鬼和天使的世界。
我躺在窗下的床铺上,就处在魔鬼与天使的分解处。
为什么大家习惯认为魔鬼是邪恶的,为什么又习惯撞到魔鬼和普遍认为天使无力?“为什么越是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童,越把魔鬼想象为无敌?为什么
害怕魔鬼,男
乐以魔鬼自居?为什么老境将至时,会在估价中渐渐增加天使的数目?为什么当科学昌明,
类从未有过地强大以后,知道了世上本无魔鬼和天使,反倒在善与恶的问题上,大踏步地倒退,丧失了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信赖?”
最后一问,我是天使还是魔鬼?
我不回答,并不是我不能回答,而是我不想回答。我可以说的是,我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这就像“善”与“恶”是被
们自己确定出来的,而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善”和“恶”,浩浩无边的宇宙亘古永存,“善”和“恶”对于它来说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对于宇宙来说唯有永恒的运动、变化是唯一不变的。
类之所以认为“善”少于“恶”,“魔鬼”是永不可战胜的,唯一的积极意义是代表了
们对于自己欲望不能够得到满足的不满和愤懑。
“善”和“恶”对于我来说是可笑的,我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因为我已经超脱了天使和魔鬼的境界。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丧失了所有
生道德束缚的我,怎样存在?
“
”的过程正是生命无限延续的过程,也正是生命存在的唯一真实。
我只有在进

的身体后才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