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四十四节 王四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太阳透过新糊的纸窗,照得屋子里亮堂堂的。龙腾小说 ltxs520.com

房子是新盖不久的,刚刚裱糊过,四白落地,十分明亮。一张大床,一张梳桌,收拾很很洁净,桌上还有只花瓶,着几朵野花。

王四娘正在梳桌前收拾自己的妆容。她虽然是乡下,但是这杭州周边,向来是鱼米之乡,又有茶丝之利,较之于其他地方要富庶的多。只要年景稍好,即使农家子对自己的修饰也很讲究。

古来即有苏杭出美之说,一来这里水土温润养,二来此地富庶,即使贫寒家的子,也有能力修饰自己,所以才有美众多的感受。

她仔仔细细的梳了上一朵珠兰,又在嘴唇上点了脂,打扮得光面滑,换了一身净衣服,才开了房门出来。

堂屋里空的,除了一桌四条长凳之外没有像样的家具,墙上订着几条木板算作架子,搁置些杂物。但是对王四娘来说已经很满意了――好歹一家又有了一个像样的家了。这个家比之过去还要好得多,虽然自家也是三间房子一处院落的,到底还是茅的屋顶,哪里比得上这房子瓦房的顶,还有天窗。既亮堂又整齐。

堂屋中间,摆着几张绣架,屋子门开着,门外的桃花开得正艳,蜜蜂阳光下穿梭着,不时还会闯到堂屋里转一圈。让瞧着也觉得欢喜。

自家的“马蜂运”总算是过去了!原先她家也很是过得:有七八亩桑园,自己养蚕缫丝。家境虽然不算宽裕,勉强也算个小康。自从前年男冀图发点小财,借贷“稍叶”扩大养蚕。没想到一场蚕病毁了全部的收,弄得一败涂地,被得只好卖地卖房子才算还了这利滚利的阎王债。闹得一无所有没了活路,只好托蔡实介绍,投到了这位广东来得找老爷家的门下为

才,那是走投无路的选择――要不然一家只能流落街,然而一旦卖身。身家都不能自主,主家若是阔厚本分家还好,若是遇到残好色的。家亡也在旦夕之间。幸好蔡实是老相识,说这位老爷虽然是广里来得外路,却是宅心仁厚,对待仆那真是好得不能再好。还收留了许多难民做工活。抚孤赡老。真是天大的善

虽说如此,王四娘还是将信将疑。然而眼下走投无路,也只好冒险一搏了。

没想到这一步还真是走对了。自从到了赵家门下,自家的家运又在一步一步的好过来。

这位老爷倒还算照应,将全家安置在凤凰山的山庄里。王四娘的丈夫沈钧是个植桑好手,到了赵家门下之后就当了“打”的,专门带着在山坡地上栽桑树,老爷的手面也大。一气就说要栽五百亩的桑园。

王四娘以为会安排她们养蚕,曾经也向蔡实提起过。若是要养蚕的话,得先预备下养蚕的家伙来,还得预先去“稍叶”――桑树苗种下去之后得好几年才能采叶。等到要桑叶的时候靠买是不成的――育蚕最紧张的时候花大钱去买都很难买到。

但是去年一整年却根本没有养蚕的事,不但没有养蚕。上面分给王四娘的活是在茶圃带着工们种茶采茶,王四娘娘家是茶农,不但会种会采,还能炒青茶。也算是凤凰山庄里的一个“”的。

两个都是“打”,拿得月钱就多。没多久老爷在山庄里盖了群房分给下们住,他们夫妻也拿到了一间。一明二暗,地方不大,可住着舒适又方便。三个儿,老爷也发了善心,都收在山庄的“义塾”里念书。这是王四娘做梦也没想到的事――进这个义塾的念书的都是山庄里仆的孩子,只要年龄在十三岁以下的全都收进去念书。

六七岁的小孩子就可以当丫鬟供役使奔走,七八岁的男孩子就可以打发出去割放羊,至不济也能点杂活。绝没有主家给白吃饭还供念书的。这赵老爷真得是千里迢迢上杭州来做善事么?

疑惑归疑惑,儿念上了书,见识也和从前不同,不但能说上很多爹娘不知道的事来,就是植桑养蚕这样的事,大儿如今也能说出很多道道来――原来这“义塾”教得不仅仅是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还有许多实用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要教给山庄里的孩子们这些,想来这位赵老爷是要在这里好好的一番大事业的,这些孩子将来都是要做“打”、“管事”的?那也不至于要这么多吧。

在她看来,老爷是个很神秘的。刚开始山庄营建的时候,来了好几个古怪的――据说都是赵老爷的“朋友”,说是朋友,可是一个个在山庄里指手画脚,倒好似这里的主一样。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老爷和他们也很热络,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一起在凤凰山上转圈子,手里还拿着大卷的纸,不时的指指点点。

再后来,这些一个接一个的就消失了。不过偶然间又会看到一些新面孔来到这里――据说也是赵老爷的“朋友”。

每一个“朋友”到来,山庄里总是会有一些新得建设。比如盖房子,又比如修水渠。还有在山上新造的那个奇怪的有烟囱的房子,自从有了那个房子,一到山上的蓄水池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