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篮便出了门去。
她是想在离开前,去雁来陂看下。
其实自从那场大水过後,她就一直存了想去实地看下的想法。也没什麽特意的打算,只是觉得自己前世的饭碗好歹和这沾点边,上次侥幸逃过了一劫,不去看下,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只是之前一直没空,也就拖了下来。现在总算得了一天的空,再不去看看,明天就要搬进县城,往後更不可能特意去看了,所以便过去了。
雁来陂在当地很有名,几十年前曾是附近十几个乡县灌溉用水的宝地,所以稍微上了点年纪的都知道。林娇没费多大劲,大约中午不到,便找了这地方,据说拐过前面那个山
就是。
大约是已经废弃了多年的缘故,靠近时的道路几乎被荒掩埋,林娇费了些力气,最後才爬上了那道不高的山梁,站在山梁上向下望去,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还是吃了一惊。
她的面前,是一个大得只能看到模糊对边坝线的土坑,以她的估算,若正常蓄水的话,容量大约四五百万立方,按她的眼光看,只是个小型水库,但在这里,估计当年是项大工程。坑底石嶙峋,长满了荒
,当年沿着山体建下的堤坝痕迹还在,但早已裂痕斑斑,有些豁
宽得甚至可以钻进一个小孩。而就在她脚下所站石梁的右侧,是一道长度超过百米的完全坍塌的残余坝体,附近乾涸下游处,到处是被大水冲刷过後留下的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旱塘痕迹。
差不多两个月前,就是从这道坍塌的豁,因了
雨满山积存到这里的水冲了出去,淹没了包括桃花村在内的一片村庄和农田。
林娇想像着当时大水决直冲而下时的景象,禁不住还是有些心惊
跳。忍不住朝远处坝底几道宽大的豁
处走去,想看个仔细。
坝底坑洼不平,有些地方还积了余水,泥泞一片,边上石处倒都是乾的还可落脚。林娇踩着
石小心摸过去的时候,才发现那豁
边上已经有个
负手而立,看侧影,一动不动地仿佛在沉思。靠得再近了些,才看清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花白短髯,
上戴了顶
帽,一身短打的麻黄葛衣,脚上是双
鞋,看着和附近村里的寻常老汉没什麽区别,以为只是没事儿过来睹物思古的,并不在意,把自己的篮子往石
上一搁,便朝那几道豁
靠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