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趟,不但送来了自家做的月饼,还拿着保龄球和麻将席的分成。
石娘说,保龄球在外面卖十个铜板一副,开始卖得挺好的,但那玩意
家一看就会了,所以没过多久就只能卖五个铜板一副。
至于竹块席体积大,做起来也麻烦,还用了麻绳和珍贵的布,所以也卖得贵,像之前送到许家那两张用了细棉布的,要一百五十文一张。
至于普通麻布的,也要一百文。
但尽管卖得这么贵,开始的时候还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镇上、县城里的有钱家,一买就是好几张。多亏了石
爹机智,早早地准备下了好多做好的竹块,不然可不够用,当时家里还有
笑话他呢,觉得他是白费心思。
石娘说:“当家的就说,这竹子都是在后山砍的,不费钱,后
的蒸煮、炙烤也就是费点柴火。而柴火这东西,让石
他们几兄弟上山捡捡也就有了。”
王老夫附和,“是这个理。”
“明成小时候啊,也经常带着秀秀上山,家里的柴火都是他们两个捡的,一年下来啊用都用不完。”
“是啊。”
石娘和金氏说话的时候还有些拘谨,但对着王老夫
那话就顺畅多了,高兴地跟他们说道:“石
他爷
也很支持,所以家里就攒下了好多竹块。”
“后来石他爹做好了几床席,拿出去卖,结果正遇上县令的管家,那管家一听他爹是大林兄弟的族
,就说要买一张。”
“那一天,一共卖出去三张席!”
虽然过去了好久,但石娘说起来的时候还是非常高兴,“那天他爹回来的时候,咱们正高兴呢,心想着一天能卖出去三张,那一个月下来不就能卖出去上百张?哪怕没有上百张,但像那木球木瓶一样,卖个三五十张,今年也就不愁了。”
“谁知第二天,县令的管家又来了!”
王老夫猜测,“是不是说那席子好?”
“对!”
石娘笑道:“婶娘你不知道,这事也是巧了,那管家回去的时候,正好遇上了我们的县令大
。大
是京城那边的
,来了我们这啊,夜里睡都睡不好,一听说这个席子能让
夜里睡得香,就买了去。”
“那天夜里,果然睡得好!”
“这不一大早就打发管家来买,说要给家里都买一张,一下子就给了一两的银子,把他爹带去的五张全买走了,还让再送两张去。”
石娘说起这个的时候,意气风发。
“这阵子家里都在做这个竹块席呢,之前攒下的竹块都用完了,石他爷
、他那几个叔伯都来帮忙,就这样还不够卖。”
这个竹块席他们卖了有一阵子了,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仿照的,所以石爹没有最开始的时候那么忙了。
闲下来的他们仔细算了算,终于把这段时间赚的钱都算了出来,因为之前说好了要给许淙分钱的,所以石娘今天就特地走了一趟,顺带给他家送月饼。这月饼还是今天早上刚做的呢,因为前段时间他们一家都没有空。
王老夫听得乐呵呵的。
在她看来,族们能多挣些钱使,那真是最好不过了。不然一个村里,就只有自家不断变好,那好的也要成了坏的。
尤其是这个主意,还是乖孙出的。
那岂不是说,淙哥儿小小年纪,就要比他爹还要能了?要知道即使是淙哥儿他爹,在考中进士之后,也只会鼓励族里的孩子认真读书。但对那些不会读书的族
,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能让他们每年多吃两块
。
高兴着的王老夫,连晚饭都多吃了一碗。
第4章
石娘已经走了。
而许淙看着桌上两个银角子很满意。
也不枉他之前给石爹出主意,说他们的竹块席不要想着卖给普通百姓,而应该加价卖给有钱
。因为普通百姓有竹席,不会为了夜里的一点点凉快而
花钱,但有钱
家就不一样了,他们能够为了一点享受,花大价钱。
不过今天石娘来许家,除了送月饼以及分成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石从下个月开始,就要去村塾读书了,问许淙要不要一起去。
石娘也是好心。
她听说许淙已经识字了,现在全村都已经知道了许林的儿子许淙是一个比他爹都要厉害的小童,不知道多少羡慕。
所以石要去读书,她就顺带问一问许淙要不要也一起去,之前许淙他爹许明成就在村塾读过书,十几岁之后才去的县城私塾。
王氏和金氏听了之后有些意动。
特别是金氏,她教了许淙大半年,已经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天赋,曾经不止一次地跟身边的
感叹,淙哥儿比她小时候强多了。哪怕是她那个据说很有读书天赋的二哥,恐怕也不及淙哥儿。
因为许淙已经认识几百个字了,《三字经》背得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