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由亲王降为郡王,实在是个让他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
而汪林听到对方的请求,想到的却是皇上在接到青山州那边送回宫中的案卷后,立刻勃然大怒,召来阁臣与宗正等共议,随后就拟出这份圣旨的反应。
那怒意之盛,比皇上听说太子摔折腿时的反应更为激烈,让汪林印象刻。
“王爷,这韩氏一族在青山州通过各种手段,拢络大批官员与当地士绅大户,还私自开矿铸铁,窥视朝廷产业,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这可是重罪。”
“正因圣上相信王爷仅负失察之过,方才只是略施小惩,给朝堂与百姓一个待。”
说完,汪林便客气的笑着告辞,丝毫不给对方再开提要求的机会。
在先帝朝被处罚过,已然开始没落的韩氏一族,只因家中有个嫁康王府当侧妃的姑娘,就敢抖起来,绝对是底气足的原因。
汪林可不想淌这浑水,更何况在他看来,能让皇上这么生气的事,肯定不止是表面上这么简单。
不过作为皇上身边的大红,汪林很懂本分,毕竟那位在这段时间虽然未在
前露面,却也没闲着。
时常派给皇上送来各种文书,让他们这些跟在皇上身边的
,也过得很充实。
所以汪林作为皇上最信重的贴身大太监,纵然比谁都了解正宁帝的格喜好,他也不敢趁此机会做逾越之事,更不敢趁机揽权求财。
毕竟那位可是小小年龄就拥有一双能够看透心的眼睛,对方的
格明明最像皇上,对所有
都很仁慈宽厚,可是对方的做事风格却像早年的先帝,一样杀伐果断,
明强势。
看到汪林传旨回来差,正在批阅奏折的正宁帝抬
看向对方。
“康郡王是何反应?”
汪林恭敬的躬身回道,“回禀陛下,康郡王想要见您,他认为这其中存在误会。”
正宁帝冷哼一声道,“误会?他是觉得朕好糊弄,现在想想,朕还真是小瞧了他,以为他真是个省心的。”
在何殊的建议下,为安抚心,正宁帝对康王等宗室,以及外戚与勋贵们,多是言语及赏赐方面的荣宠。
当然,若是这类出身的中有能力出众之辈,他也确实会重用。
总之就是和这些保持不远不近,不谈
,多谈义,不打压,也不会特别依重的距离,为的就是尽量不给他们提供野心泛滥的机会。
对于康郡王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也算是对其不薄。
先帝因为自己的儿子多,在封赏爵位方面向来谨慎,正宁帝被册封为太子之前,一直是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