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缨低声对康桦道:“是为了以前京里的事。01bz.cc”
康桦这才勉强地道:“好,我等两位御史大一同回州里见鲁大
!”
第59章 查账
康桦的顶上司是鲁刺史,他得完成鲁刺史
代的事
,哪怕是御史就站在面前,他也努力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樊路听了康桦的话,似笑非笑地问了一句:“康兄想好了?真的想要知道案件原委?”
京官与地方官员是一种很怪的关系,他们都是官,气质上却有着一些难言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存在于“常年跟在上官身边”以及“独自在外办事远离上官”的之间,难言却又真实的存在着。哪怕是同一个
,他做京官和做地方官员的时候,都会有着些微的差距,很少
能够例外。
祝缨就是那个例外。
而康桦显然是个正常的案例。
康桦跟到樊路的话之后,脸色就变得有点难看了,祝缨乐得在一边看他们之间的锋,一瞬间,她约摸就将鲁刺史、康桦以及阮、樊二
的心思猜着了一点。
等到阮芝打了个圆场,说:“这是御史台的案子,并不与贵州相,只是询问祝令些事
,你尽可放心。祝令,好生安置康兄,你我谈一谈,可好?”
祝缨才说:“小吴。”
小吴躬着身进来,对康桦做了个“请”的姿态,恭恭敬敬地将康桦引到了别处静坐等信儿。
祝缨看了关丞一眼,关丞也缩着脖子跟着走了,关丞是一点也不想陷进这些事里的。
祝缨对阮、樊二位道:“既然不是要审我,就请移步坐下慢慢说吧。”
阮芝道:“祝令玩笑了,我们二客随主便。”
他的品级并不比祝缨高,占了“京官”“御史”身份的便宜,方才与祝缨能平起平坐且来问话,行动间对祝缨仍保持了些礼貌。并没有“天使”们常有的那种不将地方官员当看的高高在上。
祝缨道:“请。”
一行到了小花厅坐下,曹昌等
上了茶就都垂手退到一边,一声也不吭了。
樊路好地打量着祝缨,见她是个端正白净的年轻官员,一身简单的布衣,廓显得很柔和,虽不笑,却不让
觉得冷漠。这
年纪比自己还小一点,品级却已比自己高不少了,原大理寺出来的,也不知道有几分本领……
阮芝也看着祝缨,道:“祝令是大理寺出来的应该知道规矩,我们二并不是来审问的,问些事
还要走。祝令也不必过于拘束。”
祝缨道:“好。”
她一看这二,以前没见过,就知道这案子有点意思了。御史台自己没有监狱,是借的大理寺的监狱看押的犯
,所以御史台与大理寺之间
往还是比较多的。祝缨又是个有心
,御史台里的
她都认识。这两个
面生,就是她离京之后才到的御史台。
御史台与所有的衙门一样,都是吏比官多,在有数的官员中间还要刨去出缺的,想从剩下的里找出俩祝缨都不认识的搭个班儿跑个两千七百里问个案子,这事儿就透着不寻常。『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阮芝道:“为的苏匡的事来,祝令以前知道苏匡吗?”
祝缨不与他兜圈子,道:“我进大理寺的时候他就在了,我外放时,他仍在。”
阮芝问道:“其如何?”
祝缨道:“明强
。”
“何以见得?”
祝缨道:“调过他核完的案子了么?并无纰漏。外出推案也常能有所发现。”
樊路突然言道:“所以你才荐的他?”
阮芝心道:傻子,他在大理寺十年,什么样的审问手段不知道?你竟想突然诈他?
祝缨不动声色,道:“我荐他什么了?”
樊路道:“就在你离京之前,他的考语……”
阮芝忙打断了这个年轻的话,道:“不要说与案子无关的事儿。”他忽然又问起了左丞。
祝缨道:“也是大理寺的老资历了。”
小吴从京城回来已带回了一些消息,然而从阮、樊二的
况来看,事
似乎不止是窦朋要抓权那么简单。大理寺自己的事儿,窦朋必不会让御史台出手来查!祝缨有数,左丞可能也会从中吃点好处,苏匡更不用说。“
明强
”用在办案上固然是好,用在搂钱上必也能成个大贪。
但是,闹出去了终归是大理寺丢脸,能自家内解决是最好的。借了外力终究不美。
御史来的,就代表背后还有其他的事。
苏匡最后的荐词是郑熹授意她写的,她可不值得御史台这么大费周章的。
她很警惕,多一个字也不说。
阮芝又慢慢问了一些苏匡和左丞的事,并且问祝缨:“祝令这么评价他二
,可有什么依据么?”
祝缨道:“看